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林天歆团队研发的膀胱癌微创精准诊疗体系获广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 2022-04-16 第A05版 作者:记者/钟哲 通讯员/林伟吟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2-04-16 阅读量: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复发率高,已成为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林天歆及团队研发推广“一条龙”的膀胱癌微创精准诊疗体系,仅需检查患者的尿液就能判断其是否患膀胱癌;通过创新术式,患者不但能切除肿瘤,还能保留控尿等功能,提高生存质量。该项目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膀胱癌诊断和监测的“金标准”是膀胱镜,但其对尿道有创伤,很多患者谈之色变;临床常用的脱落细胞学等无创尿液诊断技术则存在敏感性不佳、操作繁琐等缺点。

林天歆团队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发了尿液DNA甲基化无创诊断膀胱癌的新技术,相比脱落细胞学技术,总体敏感性从58%提高到90%,而且在早期、微小、残留和复发肿瘤的诊断上具有显著优势。

目前,该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是膀胱癌患者术前诊断和术后的复诊。团队成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陈旭介绍,复查患者要每3个月做一次膀胱镜,有了新的无创检测技术后,在第3和第9个月可以选择用无创检测代替,减少痛苦。

由于膀胱癌开始时都是无痛的,导致早诊率较低,等患者发现血尿并求诊时,有25%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为此,团队将无创诊断技术推广到国内100多家医院和部分体检机构,并计划开展大规模早筛研究,推动其成为一种早诊手段。

与欧盟同类产品相比,林天歆团队开发的甲基化产品位点更少、成本更低、敏感性更高,目前已获欧盟CE认证和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未来有望进一步推广应用。

此外,林天歆团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继续改良术式,并结合最新的微创设备,不但原位再造新膀胱,而且保留了患者的控尿和性功能,进一步提升生存质量。林天歆团队还证实腹腔镜手术的肿瘤根治疗效与开放手术相当,推动我国膀胱癌微创术式的普及和应用。

2008年至今,该膀胱癌技术体系已在国内30多个省市600多家医院推广应用,全方位提升了我国膀胱癌精准诊疗水平。

原标题:膀胱癌微创精准诊疗体系获广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验尿可查膀胱癌 原位再造新膀胱

原文链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204/16/content_10011755.html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