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都市报】费时5年 他将中大海洋地质学打造成“一流”课程

稿件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12-23 作者:孙小鹏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1-12-24 阅读量:

“讲到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联合古陆解体时,他的两只手从中间向两旁打开;当讲到沉积物从陆架到陆坡入海的过程时,他则将手腕立起充当陆架坡折,将手臂摆成较缓的陆架,将自己的身体和腿沿着手掌角度摆成较陡的陆坡的样子。”时至今日,中山大学海洋地质专业大四学生薛媛,对两年前苏明教授在课堂上“手舞足蹈”讲解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关于沉积物如何从陆地到海洋的全过程,全都记忆犹新。

就是这门让上过的学生都“难以忘记”的专业课《海洋地质学》,在今年被广东省教育厅正式认定为广东省本科高校2021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和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

铆足了劲让专业课成为受追捧的“热课”

2016年12月,苏明作为中山大学引进人才,正式入职于学校海洋科学学院。

“不瞒你说,为了上好第一堂课,我准备了足足9个月的时间。”苏明说道。到了2017年9月正式上课那天,他铆足劲讲了90分钟。一堂课下来,他竟因用力过猛导致胃痉挛。

为避免讲授课程过程中知识结构碎片化、教学内容书本化和学生记忆僵硬化,他一边不厌其烦地向同行讨教、和同学们谈话,并据大家反馈的信息,不断尝试改进教学的方法。通过创设独特的教学方法、摸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适时更新教案等等举措,很快就将《海洋地质学》这门课程,变成了学生们喜爱和追捧的“热课”。

苏明表示,铆足了劲让学生们对自己所学的海洋地质学感兴趣,是不想同学们重蹈自己当年的覆辙。2001年在湖北襄阳参加高考的他,以4分之差落榜上海交大,但却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由于对所在学科的不了解,他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对专业产生了抵触情绪;直到大三实习时,在导师的指导下去到大庆油田看岩芯,他才突然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我就是喜欢看岩芯,喜欢去看地震剖面。”

成为老师之后,苏明开始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兴趣,比如聚焦时下热点话题,从热映电影中寻找与知识点相关的内容。“你看变形金刚中,红蜘蛛去压能量块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改变能量密度,资源的密度。”

学院实施三批次共55门课程思政建设

在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后,苏明不满足于自己的小成就,思考起如何让自己的教学真正结出成果来。他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学生的评价情况,发掘学生的兴趣点。

一番调研后,他惊喜地发现,学生对于载人深潜这个前沿领域很感兴趣,他立马着手收集资料,将我国载人深潜的研发历史结合海洋地质学的知识要点放到课堂上展现,润物细无声地提升着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时代责任感。

对于课程思政,苏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课程思政不能和思政课简单画等号,课程思政不仅仅限于爱党爱国,更应该是在老师讲授知识点中适当地加入思政元素。只要是正确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家精神、积极鼓励学生上进等都能称之为思政元素。

他还提到,课程思政关键不仅仅在于老师,更重要的是有学院和学校的支持。学院已建立了4个教研室,其中有3个是专业的教研室,1个是海洋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研室。

目前,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正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实施了三批次共55门课程思政建设,从国家战略、民族复兴、大国责任、学术前沿等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至诚报国、投身海洋的理想追求。其中《海洋生态学》课程获批2020年度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同时认定为2020年省一流本科课程(金课)。

原文链接: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11223636820.html?wxuid=ogVRcdHt-4uVriKDJiMuo7F7Jtr8&wxsalt=cc9c67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