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学者+本土新药”,能否改写全球鼻咽癌的治疗标准?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2021-06-08 编辑:郑燕丽 发布日期:2021-06-09 阅读量:

北京时间6月7日凌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教授应邀在全球肿瘤领域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全体大会作报告,介绍由他担纲首席科学家的项目《JUPITER-02:一项比较特瑞普利单抗或安慰剂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随机、双盲、Ⅲ期临床研究》。

据悉,这项由中国研究者主导、应用本土新药、针对鼻咽癌等国人高发肿瘤开展的研究项目,为相关疾病的治疗贡献了“中国方案”,有望改写全球鼻咽癌的治疗标准。

鼻咽癌是一种原发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中国南方(如广东、广西)和东南亚地区尤其高发,在国际上被称为“广东癌”,是唯一以地域命名的肿瘤。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有超过13.3万新发病例,中国的新发病例约占一半,中国的死亡病例数也位居全球第一。

在中国高发肿瘤,如鼻咽癌、食管癌、胃癌等领域,由于地域性高发的特点,欧美国家对此类瘤种的新药研发长期处于空白。寻找适合该类瘤种的中国治疗方案,成为我国医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尽管中国Ⅰ期到Ⅳ期的鼻咽癌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已达80%以上,处于国际较高水平,但在临床实践中,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约10%的鼻咽癌患者经调强放疗±化疗后出现局部、区域复发,4%-10%初诊和15%-30%根治性治疗后鼻咽癌出现远处转移。对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目前的治疗手段有限,一线标准治疗方案是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化疗,但治疗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仅有7个月左右,5年总体生存率小于20%。

鉴于这一严峻的现实和晚期鼻咽癌患者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自2016年起,徐瑞华教授团队就与本土创新药企君实生物合作,大胆尝试新兴免疫疗法与传统化疗相结合的创新型临床方案,迅速推动晚期鼻咽癌领域的治疗变革。经过持续创新,JUPITER-02研究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有效推进我国原始创新药物国际化,解决新药“卡脖子”问题,为诊疗规范提供了新的证据。

“鼻咽癌是一种侵袭性强的恶性肿瘤,特别是对于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虽然有含铂化疗作为一线标准方案,但是患者治疗后中位无进展生存只有7个月左右。JUPITER-02研究的结果令人鼓舞,相较单独应用化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显示出了更优越的疗效和更长的生存获益,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徐瑞华教授表示。

早在今年2月,基于由徐瑞华教授牵头的免疫单药二线及以上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研究(POLARIS-02研究),特瑞普利单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成为全球首个获批鼻咽癌适应症的免疫治疗药物。而此次,基于JUPITER-02研究取得的成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受理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晚期一线未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适应症上市申请。这就意味着,特瑞普利单抗以“全线贯穿”鼻咽癌治疗的各个阶段,有望为处于治疗各个阶段的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获益。

JUPITER-02研究团队核心成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麦海强教授表示:“中国学者引领的国产新药研究登顶全球顶级肿瘤大会,代表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获得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肯定,向世界贡献我们的中国力量!”

“与其他一些癌种相比,晚期鼻咽癌的治疗已经处于落后地位,但JUPITER-02研究结果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改善疗效的希望,也将改变我们对于鼻咽癌的治疗方式。”ASCO首席医学官Julie R. Gralow博士表示。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220465/6120443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