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名师 系列报道之3
总策划:陈建洪 协调:晁炎 采写:黄宙辉 郝俊 摄影:汤铭明
5月5日,第二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钟明华受邀到会发言。上月,在中山大学任教了35年的钟明华获得该校首届卓越名师一等奖。他认为,思政教育不应当停留于书本上的理论,更应该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课堂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让思政教育真正成为令学生受益的一门学科。
中山大学首届卓越名师钟明华教授与学生们交流
教书育人是我的天职,如果自己的付出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一件幸福的事。思政教育应当理论与实践并重,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所思运用于生活之中,在人生路上当自己的引路人。——钟明华
热爱教学 当教师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
1983年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钟明华进入中山大学任教至今。当初为何会选择当老师?今年62岁的钟明华回忆,作为上世纪50年代生人,他们这一代人,有过知识的饥渴、教育不完善的背景。在上大学前,他当过7年的工人。而教师这个职业比较完满地把对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执着统一起来,“我可以像蜜蜂、像园丁一样,在知识的花园中采集、徜徉。”在他看来,教育是一个幸福的事业。“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从个人的选择来讲,我觉得当教师是一种比较优雅的生活方式。”
对教学,钟明华是真心热爱。从1983年拿起教鞭至今,他已在教学一线坚守了35年。就算在担任院长的13年期间,他都没有停止过教学。在他担任原教育学院院长时,同时负责五个学科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事务繁多。有人曾劝他放弃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只带研究生,但他说:“教书育人是我的天职,本科教学是我的人生舞台。”
他认为,教书育人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学术底蕴和厚积薄发,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集科研与授课于一体,丰厚的学术知识是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条件。因此,他在教师生涯中先后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持之以恒地进行学术研究和积累,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授课水平。
钟明华时常勉励学生:“做学问要有敬畏之心、执着之志。”在他的培养下,先后有三十多名硕士生、博士生毕业,成长为社会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和本学科的骨干力量。
与时俱进 把典型事例引入授课内容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多样性,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小的挑战。而钟明华一直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更好的教育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是价值教育,不纯粹是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有它的独特性,难在它不是解决‘知道不知道’的问题,而主要解决的是‘喜欢不喜欢’、‘信不信’的问题,这需要与别人的心灵世界有碰撞和沟通。”钟明华坦陈,讲思想道德修养,道理并不是很难懂,关键是怎样才能做到。老师要通过他的阅历、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灌输和理论引导。
在不少学生眼里,思想政治教育课比较枯燥。于是,钟明华想了不少点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年轻人关注的人生、社会问题入手,在上课前先拿出典型的事例,给学生做解析、议论,然后从中找到与本节课要讲的主题的关联,再引入到授课内容中。“我们老师上思想政治教育课有个好处,就是可以了解青年的思想,感受他们的朝气。与学生们的交流,我会觉得是与学生们共同成长。”钟明华如是说。
对于硕博生的培养,钟明华尤其强调培养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是学术研究的逻辑前提,也是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应当体现和解决的重要环节。“读书要有问题意识,要读得进更要走得出。有时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钟明华打比方说,博士生的博士论文选题,就是扣好学术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从不命题作文,是钟明华培养研究生的原则之一。他要求学生自己想选题,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准研究中能够直面现实并回应现实的真问题,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学术研究。
曾经有一名硕士生苦思冥想两个月都想不出选题,很是焦虑。每次见面,钟明华都帮助他发掘自己的研究兴奋点。期间,这名学生为参加青年道德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写了一篇关于现代性视域下青年道德发展问题的论文,但缺乏新意。钟明华认为这篇文章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知识结构不完善,便建议他从哲学、社会学等多角度深入思考。在钟明华的指导下,该学生补充了相关理论,不仅开拓了思路,还凝练出新的观点,写出了第一篇有独立见解的学术论文,极大地增强了学术信心。后来,他在此基础上写成硕士论文,并顺利考上博士。
学生点赞 “他获得了我打心底的尊重!”
钟明华关爱学生,通过课堂、课后的观察接触,以面对面、邮件、电话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甘当青年学生的引路人。
2015年10月的一天,钟明华收到一封邮件,写信的是一名毕业多年的软件学院学生。他忆起,当年这名学生曾经在学业和未来的发展上感到迷茫而焦虑。在课堂上,钟明华关于“人是什么”的探讨以及对“人是矛盾的存在”的深刻分析,引起他对自身现状的反省。而在课下的交流中,钟明华给了他一份推荐书目,又把他领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哲学世界。在邮件中学生说道:“当时我特别喜欢您的课,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才能够给予心灵一丝安慰。”在钟明华的引导和帮助下,这名学生平和地度过了大学四年,考上哲学系的研究生。
有一次在给研究生上课中,钟明华观察到一名学生出现了情绪低落的异常情况。于是,他主动找到这名男生谈心,了解到他所遭受的人生打击,并有针对性地给予他心理疏导。一番长谈后,这名学生慢慢释怀,逐渐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在往后的日子,他一直记着钟明华时常引用的一句话“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人生虽已看透,但我依然热爱’”,多了几分稳重、成熟与自信。
在本届中山大学卓越教学奖评选中,不少学生为钟明华点赞。有名学生留言:“曾经因为择导的事绝望地在他(钟明华)办公室里跟他哭诉了一下午。他一边从办公桌上乱糟糟的书堆里找纸巾递给我,一边给我讲解院里导师名额的安排,一边安慰我给我协调解决方案。其间有老师来找他,他也没有丢下我不管,全程都没有表现出半点不耐烦。这次事情让我感觉到了一名院长万事以学生为先,既讲原则,又不失人情。他获得了我打心底的尊重!”
原文链接:http://ep.ycwb.com/epaper/ycwb/html/2018-05/08/content_70911.htm#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