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都市报】广州来的医生常搭便车下乡义诊 中大孙逸仙纪念医院叶伟带领陕西富平县医院实现技术零的突破

稿件来源:南方都市报2017-09-11第AA12版 作者:王琦 编辑:徐津阳 发布日期:2017-09-11 阅读量:

小档案

叶伟,男,197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脊柱外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颈椎学组委员。2016年6月到12月,叶伟受上级派遣,到全国重点贫困县陕西省富平县医院挂职副院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把富平县所有的乡镇都走完,尽可能地多传播医学知识。只要有人愿意听,我就一直讲下去。

在陕西富平县医院骨科主任贾文鹏的印象里,来医院帮扶过的专家有不少,有的待一两个月,最长的也不超过半年。但这个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的叶伟医生有点不一样,他一来就拎着两个大箱子。

2016年6月,陕西富平县医院成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对口帮扶医院,派出多批医疗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工作,今年四十出头的叶伟,是第一批医疗团队人员。

“他是第一个报名参加对口支援工作的,不远千里只身来到我院工作。”陕西富平县医院院长高东五告诉南都记者,在县医院驻点工作的半年时间里,叶伟几乎一天也没有休息,查房、门诊、手术、带教,搭车去下面十几个乡镇义诊、讲课,自费购买医疗用品。以叶伟为代表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对口帮扶医疗团队,带领富平县医院多项医疗技术取得了零的突破。

初到富平 被人赞“不一样的医生”

见到叶伟是在广州,穿着一身白大褂的他正准备进行一台手术。面对采访,他很谦虚:“我只是做了一点本职工作。”

大半年前,叶伟结束了在富平县医院为期半年的帮扶工作,回到广州。临别时,他在县医院的微信群里发了很长一段文字。回想当时,叶伟称:“那半年挺值的,对我来说是一段很美好的回忆。”

在富平县医院骨科主任贾文鹏印象里,来医院帮扶过的专家有不少,待的时间长短不一;初次见面,这个南方来的医生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刚到县医院时,我们去跟他打招呼,就看他有两大箱子的行李,问了才知道他要在这儿待半年。当时就想,他是要为医院专心做事的。”

第一天去医院办完手续,第二天叶伟就开始工作。

富平是农业大县,当地有很多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在不足1米高的塑料大棚里,人多是弯腰进去干活的;再加上大棚内温度有时会高达50℃,湿度也有80%-90%。所以,颈椎、脊椎疾病在庄稼人尤其是老年人群中多发。

针对一些老年病患的保守治疗思想,每次决定做手术前,叶伟都需反复跟对方沟通。“有的患者讲方言他听不太懂,但叶伟仍一遍遍地跟家属和患者解释,让他们清楚整个治疗过程。”富平县医院骨科护士长陈洁告诉南都记者,每天,叶伟总是第一个到科室,最后一个才离开,“术后的患者他每天都要查看,有一次手术做到晚上11点才结束,我们都劝他早点回去,他说还要去病房看一下病人”。

技术精湛、敬业严谨,县医院科室的医务人员都说,“这个南方来的医生有点不一样”。于是,一些患者因此慕名前来看病。

富平县医院院长高东五说:“叶伟教授不仅要参与医院管理,又要驻点骨科查房、示教、手术以及日常管理病人,每周还要上两天专家门诊,工作繁重,从没有因为个人原因请过一次假。”

驻点帮扶的半年里,叶伟共诊疗1870人次,做手术180台次,带领富平县医院骨外科实现多项脊柱手术零的突破。

义诊讲课 只身搭顺风车去乡镇医院

到富平县下面各个乡镇看看,是叶伟主动提出的。回忆起去富平各个乡镇卫生院讲课的情形,他满是感慨。

考虑到基层医院的工作按排,每次到乡镇讲课、义诊,叶伟都会通过护士长先询问基层医院的时间安排。经常是刚下手术台,随便吃点饭,就赶去预约好的乡镇医院。

“我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把富平县所有的乡镇都走完,尽可能地传播医学知识。”叶伟动情地说,“是去做服务的,只要有人愿意听,我就一直讲下去”。

富平县共有15个乡镇,不到半年,叶伟就去了王寮、庄里、淡村、美原、刘集、留古、曹村、薛镇、小惠、底店等14个乡镇;其中最远的乡镇离县医院有70多公里。为了不给医院添麻烦,每次下乡镇讲课,他总是搭顺风车或坐汽车只身前往。

据介绍,经叶伟培训过的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及乡村医生近500人次,接待门诊500余人次,义诊200余人次,举办各种专题讲座20余次。

在淡村镇卫生院一位医生的笔记里,工整地记着叶伟来镇里讲课的内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3个原因、诊断、预防、饮食……”每次遇到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叶伟总是一遍遍讲解,直到所有人理解为止。

当听说富平县有一位抗战老兵因为髋部骨折进行过手术治疗时,叶伟便连同医疗帮扶团队的普外科陈涛、呼吸科黄林洁、耳鼻喉科黄秋红驱车前往,送去抗骨质疏松药品,还自己掏钱慰问老人。

医院常用的医用绷带,叶伟用起来感觉固定不太方便,便自费从网上采购。当了解到,县医院此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所用的器械不适应开展颈椎手术时,他又悄悄自费购买并赠给手术室。而这些花费相当于叶伟两个月的津贴。

为了鼓励科室的青年医生加强业务学习,他自费买回专业书籍,遇到问题就随时给他们“开讲”。

2016年11月,一位以色列专家来到富平县医院进行帮扶工作。当得知医院缺少翻译人员时,叶伟“毛遂自荐”,承担了翻译工作,再忙再累,也不抱怨。

零的突破 带领医生掌握治疗新理念

半年里,叶伟一天也没有休息,最终带领富平县医院骨外科实现多项脊柱手术零的突破。

根据当地医院病患的特点及医疗条件,叶伟在医院率先推广了新的骨质疏松治疗理念,对胸腰椎椎体骨折进行系统化治疗,首次开展年轻患者肌间隙入路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和老年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除此之外,还顺利开展了颈椎前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

富平县医院院长高东五介绍,叶伟带领科室学习、掌握了脊柱骨折治疗新理念,而新技术、新方法术中创伤更小、出血更少、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叶伟坚持在富平县推广骨质疏松症相关疾病的诊疗知识,提高富平县地区医护人员的诊疗技术,组织开展颈椎病手术前路手术治疗,使富平县医院医护人员再次认识到,颈椎前路手术在县级医院开展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在他的组织带领下,富平县医院骨科已经完全独立掌握了骨质疏松症合并胸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的操作。截至今年8月,富平县医院已成功实施了30余例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面对大家的称赞,叶伟总是笑笑:“只是做了一些本职工作,仅此而已。”

富平县医院骨科护士长陈洁还记得,一位颈椎手术患者术后血糖控制不理想,返回广州的叶伟几乎每天一个电话询问情况,还让其用手机拍摄患者的血糖监测记录和医嘱用药情况传给他,直到患者血糖正常他才放心。

今年59岁的王冬娥是叶伟的患者,因干活伤到了腰椎,被病痛折磨了十几年。听闻叶伟医术好,便慕名前来问诊,术后病痛几乎消失。她逢人便说:“县医院骨科来了个教授,人好,技术好,什么都好。”

而值得一提的是,一年多来,中大孙逸仙纪念医院根据对口帮扶计划和当地的实际需求,先后派出骨科、呼吸内科、耳鼻喉科的多名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疗专家,长驻在富平县医院开展医疗支援工作。并派出六批医疗团队到富平县医院开展义诊活动和学术讲座,形成“人才培养、技术支撑、管理培训”三位一体的医疗帮扶新模式。接下来,眼科、肿瘤科放疗专科的专家也将驻点富平县医院开展帮扶工作。

原文链接: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7-09/11/content_69494.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