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光明网】这个南方医生很认真——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赴陕西富平帮扶医生叶伟

稿件来源:光明日报2017-09-10 作者:王忠耀 编辑:徐津阳 发布日期:2017-09-11 阅读量:

初见叶伟,虽然四十出头就已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的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但他一身白衣显得端正安静,脸上的笑还带着几分羞赧。他就是那个让不少富平人至今念念不忘的叶医生吗?还未开始采访,叶伟先感谢起了记者:“本来我早已把富平这段经历封存进了记忆,把那里的资料封存进了硬盘,想等退休了再慢慢整理,现在你们来采访我,又让我想起了那段岁月,感觉干劲又足起来了!”

说起援助,叶伟可是个热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常年承担着援疆援藏、驻点医疗扶贫等多项援助任务,每当有外出援助任务,叶伟都会报名,最终被选派为驻点医生赴陕西省富平县医院开展为期半年的对口帮扶,叶伟的一腔热情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西北地区的干燥气候,对于已经在广州求学生活了十余年的叶伟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叶伟笑称:“那时候,走到哪都在找水喝,一天五六大杯水完全不在话下,咕噜咕噜就没了。”气候虽干,但开展起工作来,叶伟却是一如在广州工作的时候,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病房查房、参加会议、下乡义诊、基层授课,叶伟很快进入了角色。

富平县地处陕西中部,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富平当地患有骨质疏松的病人较多,但很多基层人对骨质疏松这一疾病都是认知不够、了解不足。”叶伟回忆起刚刚到富平的时候,心里不太好受。“还有一次,我下基层巡诊时,发现一个年近九旬的老太太终年躺在病榻之上,无法下地行走。究其原因,竟然是因为害怕承担风险,没人愿意去为老人家做一个很简单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这个病例给我的感触很深,也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在回忆起这位老人时,叶伟的表情变得特别凝重。

叶伟到达富平后,通过了解情况发现,基层乡镇是当地医疗的弱点和盲区,在同县医院的领导商量后,叶伟决定为富平的乡镇医护人员开班授课,想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多年来行医的心得传授给这些基层医生,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我这次既然大老远来了,就想做点实事,试着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一些东西。”在谈及为何想到要去为富平的乡镇基层医生开堂授课时,叶伟这样说。

叶伟在每次授课中,都会将在富平做过的手术案例融入课堂,以求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每次课后,他也总会同前来听课的医生们及时交流,“这样讲课对你们有用么?”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叶伟会满怀信心地去准备下一次的授课内容。

牺牲了自己手术后的休息时间和节假日时间,叶伟跑遍了富平县15个乡镇中的14个。每次下乡,叶伟都是自己搭顺风车或乘坐汽车前往,讲完课后,叶伟总是低调离开,尽量不给基层医院的工作人员添麻烦。没有欢迎宴会,没有专车接送,没有特殊对待,叶伟就这么默默地坚持了将近半年,他说“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把富平县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全部都走完,尽可能地多传播一些知识。我去富平就是做服务的,只要有人愿意听,我就愿意一直讲下去!”

2016年6月,64岁的韩大娘被送往富平县医院,被确诊为颈椎骨折。出于对传统手术固有的恐惧印象,韩大娘决定回家躺几个月,等待骨折慢慢愈合。恰巧叶伟看见了这一幕,立即向韩大娘劝说:“建议您做脊柱微创手术,创伤极小,基本不用缝针,做完手术就可以下地走路了!”脊柱微创手术这一概念对于富平县乡镇的老百姓来说还十分陌生,在叶伟的苦心劝说下,韩大娘还是半信半疑地接受了他的建议。

2016 年 7 月 2 日,叶伟等人历时 1 小时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韩大娘即感疼痛消失。再次见到叶伟时,嘴里不停地呢喃:“好医生啊,碰上好医生了……”术后第3天,韩大娘就可以下床;一周后,韩大娘在辅助下就能缓缓行走。此时,韩大娘也终于体会到了叶伟劝她做手术的良苦用心。

叶伟在乡镇卫生院授课时一直强调“这是我在富平县做过的手术,你们县医院的医生以后同样也可以做到!”目前,富平县医院实现了叶伟的预言,已经可以独立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等多种手术,而且在叶伟的帮助下,富平县医院改进了脊柱骨折开放手术的方案,术均出血量由之前的300毫升大幅下降为50毫升。

此外,叶伟每天坚持看书,坚持亲自查房了解病患情况,坚持参加每一场会议、每一次讨论。

叶伟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多年养成的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像一股清风吹进了富平县医院,有不少人评价叶伟“这个南方医生真的很认真!”而叶伟却只道:“我只是在正常上班,做自己份内事而已。”

叶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正如孙思邈在《千金方》的序言中所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确,帮扶的重点并不是专家教授换个地方看病、义诊,这样的做法往往治标不治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当地医生实实在在的行医技能才是对当地的最大贡献。

2016年12月,叶伟结束了富平县对口帮扶回到广州。谈及援助富平半年的收获,叶伟总结了四点:“其一,不辱使命,顺利完成了医院交付的任务;其二,尽自己努力为富平留下了一些东西,这也是我最初的目标;其三,对国家的医疗体系有了更为深刻直观的认识;最后一点,也是一个意外收获——在富平交到了很多新朋友,那里的医生,甚至很多乡镇医生都有我的联系方式,我和他们中的很多人现在依旧保持联络。”

虽然叶伟认为自己在富平的半年里只是做了份内事,履行了作为医生的基本义务,但在不少富平人眼里,叶伟却成了他们至今难忘的人。富平县医院院长高东五表示,“叶伟的敬业勤奋和仁爱奉献,现在已经成为了院里不少人学习的目标和典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也许是对以叶伟为代表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疗援助团队成员们奉献与坚持的最好概括,也是最高评价。

(叶伟,男,1977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脊柱外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颈椎学组委员。2016年6月到12月,叶伟受上级派遣,到全国重点贫困县陕西省富平县医院担任副院长,开展对口扶贫工作。)

原文链接:difang.gmw.cn/gd/2017-09/10/content_26104915.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