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消息】“粵港澳高校聯盟首屆年會暨校長論壇”日前於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舉行。澳門大學校長趙偉、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及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舉行聯盟首次理事會,深入討論連結三地精英大學、培養人才及推動地區發展議題。
其中,三校校長和圖書館長簽署了“粵港澳高校圖書館聯盟協議”,致力構建“一小時圖書館圈”,推動三地交流合作、資源互享,並推舉澳門大學伍宜孫圖書館長潘華棟為“粵港澳高校圖書館聯盟”首屆理事長。
聯盟論壇得到國家及粵港澳政府高校重視,首屆論壇以“把握國家與區域發展機遇——粵港澳高校聯盟於大灣區建設的角色”為題,近百位粵港澳成員院校的高層成員及三地政府嘉賓參與,一同審視聯盟的未來發展,並集中討論如何加強合作。
與會的主禮嘉賓包括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香港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國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趙靈山,澳門中聯辦文化教育部副部長浦海龍,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長吳克儉,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邢鋒,澳門特區政府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副主任曾冠雄,以及廣東省政府港澳辦副主任葉維園。
譚鐵牛為論壇作主題演講時表示,將大力支持聯盟的工作發展,強調聯盟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政策發展。趙靈山稱,國家教育部支持和肯定聯盟的工作,期望聯盟積極配合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的發展計劃。曾冠雄指出,澳門高等院校擁有豐富的葡語人才及師資,聯盟成員可加強葡語的合作研究,相信聯盟提供的平台能助力國家“一帶一路”發展策略。
“粵港澳高校聯盟”於去年十一月成立,由澳門大學、中山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發起,中山大學為聯盟理事長,澳門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為副理事長。現時三地已有二十六所精英高校加入。是次會議即時選出其中十二所高校為理事單位,其中增選了澳門科技大學、城市大學和旅遊學院為理事單位。聯盟高校將定期舉行學術論壇及交流活動,以推動科研創新合作,共同培養三地精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