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文汇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首先要民心相通

稿件来源:文汇报2017-04-27第A13版 作者:陸劍寶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7-04-27 阅读量:

陸劍寶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經濟學博士後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無論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還是對接「一帶一路」戰略,「民心相通」都是重要議題。「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提出後,不同城市之間,不同地區之間的價值差異、文化差異和宗教信仰差異以及其存在的可能性風險備受關注。可以說,共建「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不僅涉及到多方投資、貿易和技術的互聯互通的問題,還涉及構築起基於「粵港澳大灣區」、並且能服務於「一帶一路」沿線多元文化圈的民間交流體系。顯然,目前「民心相通」進展仍遠遠滯後。

促交往在於民相親

上世紀末我國企業開啟了「走出去」的步伐,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投資。但由於宗教、文化和民間溝通等種種原因,我國企業在當地投資經營過程中一些項目建設受阻甚至發生流血衝突事件。這提醒我們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無論地方政府、NGO、企業還是個人,都要對當地文化風俗、歷史傳統進行深入的調查和了解,以便更好地融入當地,與當地共榮。

「一帶一路」建設在於多元文化背景下實現跨區域的綠色、協同與共享發展。毛澤東曾經的前瞻性願望是「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習近平主席最近在多個場合強調「國之交在於民相親」。由此可見,只有實現「民心相通」,「一帶一路」戰略願景才得以最終實現。

「一帶一路」是「粵港澳大灣區」合作「走去出」的重要抓手。「走去出」涉及很多不同的國別和地區,而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文化差異大。「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知,心相知在於人相交」。要實現「民心相通」,必須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內部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的人民交流。弘揚友好合作精神,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人才交流合作、媒體合作、青年和婦女交往、志願者服務等,為深化雙多邊合作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跨國之間民間交流可以尋求多點突破,如沿線留學生計劃、文化藝術節、旅遊合作、醫療醫藥合作、科技合作、城市合作和民間合作。

大灣區同屬粵語文化圈

語言相通,交流暢通。「粵港澳大灣區」同屬於粵語方言文化圈。粵語在香港和澳門是第一官方語言,粵語在珠三角地區也是使用最頻繁的語言,三地在語言交流上不存在明顯的障礙。語言的相通性使得三地的媒體傳播渠道暢通,很多廣東人都觀看香港影視作品和收聽香港流行音樂,與港澳地區並不存在強烈的文化差異感。語言的一致性減少了溝通的困難,降低了交流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貿易合作的順利開展。

香港和澳門由於歷史原因,多語言並存。香港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之一,有利於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與英語系國家的經貿合作和民間交流。澳門則可以充分發揮其葡語優勢,帶動「粵港澳大灣區」與葡語系國家的合作交流。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不少華人圈裡,粵語至今仍是一門最為通用的語言。他們聚居於一處,講粵語,聽粵曲,收看粵語影視節目。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可以充分利用當地華僑華人懂「雙語」的優勢,與當地機構或個人進行通暢的交流合作。

風俗接近、相鄰守望。「粵港澳大灣區」除了有地緣優勢,還有風俗接近的優勢。「粵港澳大灣區」同屬於嶺南文化圈。「開放進取,實利重商」的嶺南文化特質使得三地「同聲同氣、和氣生財」。廣東音樂、粵劇、早茶、粵菜、迎春花市、祭拜、婚嫁禮儀等珠三角地區風俗和香港、澳門地區差異無幾,三地風俗傳統甚至有互相影響互相融合的趨勢。

三地應更多投資在「民心相通」

同宗同源、血濃於水。港澳居民大部分祖籍廣東,而且香港、澳門地區名人富商中很多出自珠三角和潮汕地區。他們作為第一二批移民到香港的創業者,「認祖歸宗」思想強烈,這種血緣親緣關係和「戀鄉情結」也直接導致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成為廣東接受外商投資最多的地區。合作悠久、互利共贏。廣東外貿大省的地位得益於香港同胞在改革開放初期開始的大量投資。香港、澳門與廣東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的全方位合作幾乎沒間斷過。香港對內地的直接投資規模在外商投資中位居第一,而且香港的直接投資絕大多數湧向了與其有着地緣、血緣和親緣關係的廣東。長期的緊密經貿合作關係的建立可以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抵消一些非制度性障礙。

除了港澳地區的投資推動,海外華僑華人對粵港澳地區的投資量也相當大。除了產業投資,海外僑胞慈善捐贈數額已超過400 億元人民幣。如廣東與國外建立的78對友好省州關係不少是由華僑華人促成的。新世紀以來,海外華僑華人與港澳珠三角地區的互動交流越來越頻繁和緊密。這些海外華僑同胞已經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集體「走去出」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進行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媒介,亦是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品牌和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渠道。

由此可見,民心相通萬事順,民心不通障礙多。因應國家對「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重視之勢,粵港澳三地應在「民心相通」予以更多投資,以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並從中獲得協同發展,共享經濟成果。

原文链接:http://pdf.wenweipo.com/2017/04/27/a13-0427.pdf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