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仪式上,珠三角湾区国际创新联盟、保利聚能双创综合社区、浙江大学佛山(南海)技术转移中心、南方生命健康产业基地等多个重点项目揭牌、发布或签约落户,涵盖了产业载体、产学研、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同时,南海还发布包括载体建设、人才引进、“三旧”改造、村级工业园升级等一系列政策。围绕“升级工业园、建设新都市、发展新经济”全面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
南海希望通过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并努力把南海打造成为全球创新资源与珠三角制造业全方位合作的对接站,打造成为新经济的典范。
创客汇聚
“硅谷创业教父”为全球创客新都市站台“我们在全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共有50多个伙伴,可以带来以色列、韩国和日本等国先进的技术资源,也可帮助佛山南海的企业对接美国市场。”美国硅谷顶级孵化器Founders Space的创始人及CEO史蒂文·S·霍夫曼(Steven S. Hoffman)如是说。珠三角湾区国际创新联盟昨日在佛山南海正式成立,这位培训和指导了全球数百家初创团队的“硅谷创业教父”被聘为该联盟首席顾问。
“珠三角与美国硅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史蒂夫·S·霍夫曼说,珠三角地区同样拥有顶级大学、高科技工业中心、核心研发机构、国家级实验室以及强大的政府支持,“南海的发展不能走已有的路径,而应该寻求与人工智能等世界最前沿的技术相结合,面向未来。”他透露,下一步,Founders Space将在佛山建立创新中心,引入硅谷的技术、项目、人才等创新资源,进而建立初创企业生态系统新佛山模式。
Founders Space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国外初创团队前往硅谷的“首选加速器”,其合作伙伴包括世界著名图片社区应用Instagram、办公场所共享应用FourSquare等,它的加盟,直接将南海纳入了世界创新网络。
来自全球的创新资源正迅速向南海汇集。就在不久前,天安数码城集团与中欧商业服务协会联合发起中国—立陶宛国际直通车项目,此前,中美、中以、中法、中澳等国际直通车已陆续开通。“通过国际直通车,我们可以直接实现南海与美国硅谷、法国、澳大利亚等地在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上的共享”,佛山天安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洋说。
而位于三山新城的粤港科技中心,是南海区政府与香港慧科资本的战略性合作项目,佛山南海区三山新城建设局投资促进办公室副主任吴惠贤表示,“三山新城选择和香港慧科资本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看中该企业在全球掌握了充足的初创企业资源。专注于投资创业公司,本身就有20多家种子公司,而且在美国、以色列等国家都有成熟的创投经验,这有利于南海创新火种的培育。”该中心建成后,将引进50—100家具备国际水平、高端技术创新能力的海外科创企业。
产业升级
建设新都市对接全球创新资源“我们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就是要集聚珠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努力把南海打造成为全球创新资源与珠三角制造业全方位合作的对接站,打造成为新经济的典范。”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说。
围绕着“升级工业园、建设新都市、发展新经济”三位一体的理念,南海区此次大会上签约的重点项目,分别对应打造创新载体、培育新经济和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全面开启南海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的序幕。
此次在会上签约的粤港科技中心,将目前三山科创中心已建成的9万平方米物业作为启动载体,未来还将有约60亩的储备用地用作产业扩展空间。而南海还将携手保利地产、佛山邑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设规模超过60万平方米的保利聚能双创综合社区项目;位于大沥的时代全球创客小镇将重点引入智能制造相关的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聚合17万国际化高端人才和技术人群;华南新加坡城携手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建立教育与产业同步、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项目。
在培育新经济方面,中山大学将与佛山市钧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建南方生命健康产业基地,“我们的项目是一个针对生物医药方面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佛山市钧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文成说。借助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在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方面的研发实力,南海不仅开始孕育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还通过共建产学研基地,汇聚高端的科研人才,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做好铺垫。
创新服务方面,南海的天安数码城、华南新加坡城与佛山市、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合作,设立百亿规模的创新创业产业引导基金,“借助这一基金,我们将可以为入驻团队提供从初创到成长到成熟全生命链条的资金扶持”,刘洋说。另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由南海区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共同设立的南海区创业投资基金预计引导投入达2.9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达18.2亿元。
城市更新
试点混合开发模式支撑新都市建设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国土)提供的数据显示,南海区目前共有集体土地658.15平方公里,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1.3%,被称为“在集体土地上建起来的城市”。另一个数据是,南海685个村级工业园所占土地达14万亩,土地整理的难度可想而知。
“对南海来说,如何盘活村级工业园所占的大量土地资源,是其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的重点和难点”,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李郇说,南海敢为人先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面临着很多困难,例如村级工业园改造时会面临集体土地所涉多方利益难以均衡,地产开发商搞产业提升的意愿不强,社会投资意愿不够大等等”,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国土)副局长周炎坤说,在重重困难下,南海作为广东省新一轮深化“三旧”改造综合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和国家“多规合一”试点地区,迎难而上,力图破解难题。
例如在日前发布的18个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试点项目中,既有如桂城天富科技城项目、狮山兴贤黄牛牯工业提升改造项目等政府主导(公有资产介入)的项目;也有村集体自主改造的项目,如大沥沥北湖马工业区改造项目;还有市场主体投资参与的项目,如大沥创客小镇改造项目。
“另外,我们还以‘混合开发’的模式构建起地产、城市综合开发、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周炎坤说,这一创新将单一生产功能的片区改造为包括住宅、商服、科研等功能齐备的综合性项目,在更深层次探索了城市更新的发展路径,“更能支撑全球创客新都市的建设”。
据介绍,凭借不断探索和创新,南海连续4年获得佛山市“三旧”改造一等奖,而自2015年12月,南海区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挂牌成交以来,至今共完成入市42宗,面积约1670亩,总成交金额达36亿元。
随着全球创客新都市建设工作的正式启动,南海区同步推出面积达5万亩的“三旧”改造项目,其中,新一轮城市更新十大示范片区项目总面积约2.4万亩;178个推介项目土地总面积约2.6万亩。
“南海今天通过招商推介会的形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三旧’改造,起到了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南海的探索为全省‘三旧’改造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了经验与借鉴”,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林安表示,“要让‘三旧’改造成为南海全球创客新都市的推手”。
■ 专家解读
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李郇:打造全球创客新都市 应做好制造业服务化
“在制造业面临转型的当下,创新将成为经济转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能。”昨日,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李郇以“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实现创新增长与共享发展”为主题发表演讲。
他认为,当前佛山提出要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世界科技+佛山制造+全球市场”的创新模式,这为南海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机会。“广佛同心打造超级城市,这是一个伟大的设想。在此背景下,南海通过打造特色小镇和创新社区等,可以将广佛两地资源集聚在一起,共同创造全球创客新都市。”“南海最大的特点是区、镇街共同构成了一个发展主体,催生出村级工业园、镇级工业园、区级工业园等多样化发展主体。因此,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不是噱头,不是口号,而是南海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标志。”在昨日举行的全球创客新都市启动仪式上,李郇将其对全球创客新都市的研究进行了介绍。
他认为,全球创客新都市是由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创新区域构成了一个创新空间体系,体系中包含创新城区、特色小镇、创新社区等组成内容。
其中,创新城区的部分将囊括千灯湖地区以及大沥、狮山部分地区。而特色小镇的部分,不仅涵盖各镇街已规划建设的12个特色小镇,未来还将诞生更多特色小镇。在创新社区的部分,除了创新城区、特色小镇所包含的内容,还囊括了一些小规模的村级工业园。“从创新城区、特色小镇到创新社区的空间体系,将城乡结构变得更为有序,实现城是城、乡是乡。”李郇说。
立足于毗邻广州的区位优势,以及本地传统特色产业集群,接下来南海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打造创客新都市?
李郇认为,南海可以充分利用广州大型基础设施,例如南沙港、机场。“机场、港口、铁路、货站等,这些均是高水平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源”。在利用广州资源的同时,他认为南海也应凸显自身优势,例如环境、人口密度等。“南海的生活氛围舒适而有活力,充满生活气息,这些都将有利于创业活动的进行。”广佛同城已推进多年,一些人担心广州的虹吸效应会影响佛山的发展。在李郇看来,要素是自由流动的,同城化事实上让市场更大了。“更大量级的市场能够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甚至催生出新的产业类型、更大规模的产业聚集。这才是超级城市发展的核心。”“较之以前,全球创客新都市更强调制造业本身。南海是以制造业立区,如果脱离了这一点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李郇表示,南海不应脱离制造业来谈全球创客新都市,而应做好制造业的服务化。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手段将各种产业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平台。“这能使南海的各种产业得以更加均衡的发展”。
原文链接: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7-03/01/content_7621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