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广州日报】盲人委员的10年履职路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2017-01-18第A4版 作者:申卉、廖靖文、肖桂来、全杰、梁超仪、龙成柳、杨耀烨、高凯珅 发布日期:2017-01-18 阅读量:

盲人委员的 年履职路在本届政协的900多名委员中,有一位特殊的委员,他是广东省第一位盲人委员、中山大学教授富明慧。从2008年成为省政协委员,今年是富明慧委员履职路的第十个年头,也是他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的最后一年任期。

十年来,富明慧一直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发声,虽然双眼看不见,但他的履职同样尽职尽责,曾两次获评优秀提案。他自评,自己的履职合格,“有两次被评为优秀提案,有些提案变成了省委省政府的相关决策”。不过,他坦言,残疾人事业还有很大空间,自己要加倍努力。

富明慧是谁?

富明慧,1966年出生,中山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教授,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盲人协会主席。1995年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做博士后,1997年开始在中山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从事教学,2001年因“视网膜色素变性”导致完全失明,目前担任研究生、博士生导师。

在昨天下午的分组讨论开始前,在妻子的搀扶下,富明慧慢慢地步入会场。他的座位被安排在会议桌最便于行走的一处。虽然双眼看不见,但在其他委员发言时,富明慧总会将头稍微倾斜,将耳朵转向说话者,侧耳倾听;而轮到他发言时,他则当仁不让,为残疾人权益疾呼发声,一边说话,他还不时地将头微微转向左右两边,让人感觉他似乎在注视着每个人。

“从2008年当上政协委员,至今已经是第十个年头,明年即将换届,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作为政协委员发言的机会,我依然要为残疾人群体说话。”富明慧感慨地说。

关注:给残疾人家长设立“康复假期”

今年,富明慧的提案依然与残疾人权益保障相关。他提出,应设立监护人康复假期,确保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他解释,由于0~6岁的残疾儿童是抢救性康复的“黄金时期”,对于残疾儿童家长而言,面临着孩子需要康复,又需要工作的两难局面。

因此,他提议为这些家长设立“康复假期”。“希望能够出台政策,让残疾儿童家长能享受每周1天,每月4天的康复假。”然而,这样一来,对用人单位权益可能造成损失,如何保障?他进一步建议,可将雇用残疾儿童家长的企业纳入企业按比例就业范畴(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在职职工总数的1.5%),以此保障用人单位的权益。“目前国家政策是一个单位雇用一定比例的残疾人,可享受一定优惠,我建议把这些家长纳入其中,例如招收一个残疾儿童家长,可以折算成0.2或0.5个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名额,这样对单位也没有损失。”

履职:十年两次获评优秀提案“

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我感到非常自豪。”回顾自己十年履职路,富明慧坦言,作为政协委员,一名残疾人委员,他是残疾人群体的“代言人”,深感身上责任重大。十年来,他一直关注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也一直为残疾人发声。

“残疾人事业中的很多难点,都是通过政协这个渠道,促进问题的解决。”富明慧说,十年来,他写出了20多份提案,从降低盲人按摩开店的门槛、扩大残疾人免费乘车范围、建立残疾人信息无障碍通道,到提高盲人参加高考机会……他的提案曾两次被评为优秀提案,有些提案也变成了省委省政府的相关决策。

2009年,他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的提案,获当年优秀提案奖,2014年,广东将这项工作纳入十项民生实事。“像珠三角地区公交车的导盲系统、政府的盲道改造,都是通过一系列提案促成的。”而在2010年和2015年,他先后两次提出进一步加强落实残疾人专职委员纳入公益性岗位的建议,这也成为2015年的优秀提案奖,并纳入2016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如今已经有4000多名残疾人专职委员,纳入公益性岗位后,他们的收入有了保障,工作热情也更高了。”

他笑言,作为政协委员,他也曾在“抢麦”中为残疾人发声。“当时是我身边的一位政协委员帮我用闪光灯抢到的发言机会。”在那一次发言中,富明慧的话也成为他履职的箴言:“作为唯一的一名盲人委员,我要反映盲人的呼声。”

对话富明慧:希望盲人能有更多元职业选择

广州日报记者:作为一名盲人政协委员,履职对您而言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富明慧:这些年来我一直呼吁为盲人群体权益“发声”,我也会和盲协工作人员一道,到广东各地进行调研。其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像我们到清远调研残疾儿童家长康复假期,当时参与的儿童仅有6人,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广州日报记者:成为政协委员,履职时间已10年,您有什么感受?

富明慧:成为政协委员之前,我一直是省盲协主席,所以对于残疾人这块我了解得比较多,当了政协委员之后,我希望用自己的身份,为残疾人争取权益。事实上,这些年我写了20多份提案,基本上都是围绕残疾人的。

广州日报记者:作为省政协委员,您希望达到怎样的目标?

富明慧:其实这个目标不是我个人的,我个人的力量还很有限,需要政府、残联、社会各界的努力。我希望,首先残疾人能够活得有尊严,让他们有自尊有自信,第二是希望残疾人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无障碍地生活,实现社会环境无障碍,这不只是出行设施无障碍,而是社会环境的无障碍。

一直以来,残疾人被戴上了一顶“特殊”的帽子,他(她)的教育、就业都会变得特殊化。像对盲人而言,以前按摩几乎是唯一可以选择的职业,我希望以后,盲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多元化选择自己的职业,盲人也能做作家公务员。

原文链接gzdaily.dayoo.com/html/2017-01/18/content_6_2.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