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全国第四届教育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举行,来自中国教育伦理学会、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代表发表了主题报告,对当下热议的教育精致利己主义、教育目标、教育自由、教育公正和师德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会议一开始,中国教育伦理学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就指出在教育转型阶段,中国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在当今社会金钱、权力的诱惑下,教育的精致利己主义的反思已经跳出了学术研究的范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王正平认为,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从物质和精神对教师进行褒扬,进行肯定,给教师以自信是改善这一现状可行有效的办法。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林滨教授在演讲中指出,教育的功利主义一直在批判,目前,应试教育的做法、以成功为导向的人生目标正在成为世俗社会中趋同的人生价值取向。如何令教育回归到立德树人?广东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钟明华教授认为,反思、洞见、谋划、担当是所有教师以及教育伦理研究者所肩负的责任。
此外,教育自由问题和教育公正问题也成为与会者热议的焦点问题。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思政部糜海波教授表示:处理好教育效益(手段)与教育公平(目的)的关系,知道一个平衡的点,二者就能和谐发展。
会上,来自贵州、河北、江苏等地高校教师代表围绕教师尊严、德育方法等教育伦理议题做了简短的大会主题报告。会后,与会代表分成四个小组,围绕各自的学术研究情况展开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