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广州11月6日电(杨杰利 通讯员 蔡珊珊 曹莉莉)“教育伦理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价值基础。”11月5日,在中山大学举行的全国第四届教育伦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教育伦理学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如此提出。
王正平教授表示,教育的价值基础是教育伦理和教师道德。教育伦理与教育道德互相交叉,但是又有区别。教育伦理重点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关系问题,重点在关系。价值引领、价值指导地位。教师道德重点研究具体的教师道德制定、教师行为善恶的规范、行为的标准、教师个人的品行和行为。教育伦理的范围要比教师道德大。教育伦理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价值基础。
他表示,我们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型的中国特色教育伦理以及教育伦理道德规范体系。教育公平问题上,要加大对乡村特别是老少边穷等地区义务教育扶持力度,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都有机会接受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要注意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选择发展路径。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滨认为,教育的本性,最高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成其为人。我们应当反思教育中的精致利己主义, “成功至上”的价值观催生了精致利己主义的产生,大多数年轻人被成功学的价值观所主导,不可避免地削弱了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和服务他人的意识。所以,教育应以人本身为目的,从“知识”传授到“文化”育人,促成个体的精神发育。真正做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培养。她呼吁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
另外,与会代表就当下热议的教育公正问题、教师尊严、德育方法等教育伦理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原文链接:http://gd.people.com.cn/n2/2016/1106/c123932-29262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