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人民网-广东频道】中山大学研究出鼻咽癌治疗新方法

稿件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2016-10-14 作者:贺林平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6-10-14 阅读量:

人民网广州10月13日电 已连续52年开展鼻咽癌治疗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今天发布了一种提高鼻咽癌治疗效果的新方法,该研究成果已于上月底在全球顶级肿瘤专业杂志《柳叶刀肿瘤》在线发表。接受这种疗法的48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3年总生存率提高到92%。

由于鼻咽癌发病部位隐蔽,初次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中70%以上已经伴有周围颅骨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治疗效果不佳。早在2006年,在中山大学5010临床研究项目的支持下,该校附属肿瘤医院马骏教授团队就发现,国际指南推荐的同期放化疗后给予强化的3个疗程的辅助化疗(“顺铂+5-氟尿嘧啶”双药方案,简称PF)不适于中国人,由于绝大多数中国人在放疗后,身体条件难以再承受3个化疗疗程,因而不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在此基础上,2010年该团队再次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等国内10家肿瘤治疗中心,继续探索提高疗效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将辅助治疗环节移到同期放化疗之前进行,并加入一种新型的化疗药物——多西他赛(T),组成三药联合化疗方案(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简称TPF)。研究人员在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期间对480名患者进行疗效研究,结果发现,TPF联合化疗方案连同同期放化疗,能将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从72%提高到80%,3年总生存率从86%提高到92%,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从83%提高到90%。而不良反应仅仅表现为3-4度中性粒细胞下降、白细胞下降、腹泻及口腔黏膜炎,都属于药物可控制限度内,且都属于医保范围。

对此,研究带头人、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马骏表示,这项研究成果对于三四期高危病人、即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疗效改善效果明显。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Michael T Spiotto在《柳叶刀肿瘤》发表同期述评表示,该方案既是受益人群的精准选择,又是有效治疗方案的精准选择,更精准的聚焦于高远转风险的人群,避免了“过度治疗”。

据了解,中国的鼻咽癌发病率居世界之冠。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4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其中以广东最多,因此鼻咽癌也被称为“广东瘤”。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统计数据为例,2015年光该院全年收治新发鼻咽癌病例就达4703例。

原文链接:http://gd.people.com.cn/n2/2016/1014/c123932-29144399.html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