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为了4岁的儿子,36岁的阿丽咬牙熬过5次心脏手术置换心脏瓣膜,成为全国做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次数最多的病人。昨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宣布阿丽术后恢复良好,不久就将出院。
反复感染多次心脏瓣膜置换
阿丽是茂名人,是一名4岁小朋友的妈妈。18年前,18岁的她就因“风湿性心脏病”接受了第一次心脏二尖瓣置换手术,但在术后早期出现“瓣周漏”,又行第二次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恢复良好。30岁时,阿丽结婚,2012年生下儿子。
2014年,阿丽出现心跳慢至40几下、头晕的心衰症状,检查发现“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瓣周漏”。不得已做了第三次二尖瓣膜置换术。手术成功,但因未足疗程使用抗生素治疗,不久又复发。
“心脏手术做三次的不算少,但做第四次,已经少见,手术难度大,茂名当地医院介绍她来广州求医。”中山一院心脏外科学科带头人张希教授介绍,2015年阿丽在中山一院做了第四次心脏瓣膜置换术。
此后半年时间,阿丽恢复良好,日常生活及工作均无大碍。但在春节期间,她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又再导致心衰症状,必须接受第五次手术。
“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中山一院心脏外科教授徐颖琦介绍,因患者反复进行心脏换瓣手术,心脏解剖结构早已不同正常,且瓣周缝合组织(二尖瓣瓣环)可能所剩无几,且多次心内严重感染,组织水肿严重,人工瓣膜的缝合可能会极其困难;一旦缝合出现问题,术后患者心功能势必难以好转,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且CT提示患者心脏与胸骨后壁中段有明显粘连,在开胸过程中一旦出现心脏破裂,患者生命恐难以挽救。“我们查阅了国内文献,尚未见类似报道,外文文献也仅有两例类似情况。跟北京、上海的知名心脏外科专家交流,他们也表示从未遇到这种情况。”
幸运的是,阿丽熬过了手术,目前在康复中。
阿丽能够历经5次手术,除了医生的治疗技术,本人意志也很关键,“第五次手术,我也怕,都有点绝望,在手术室门口,儿子拉着我的手,我就想,儿子这么小,一定要坚强”。
阿丽的老公也是她的坚强后盾,前四次手术就花了100多万,第五次又是50万,虽然举债手术,但老公说,“钱花了再说,慢慢还吧,人不在,再多钱也没用”。他始终坚持积极治疗,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