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6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福田医疗卫生事业又迎来一个重要时刻——福田区政府代区长高圣元和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将福田人民医院委托给中山大学运营管理,实行管办分离,正式纳入中山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系,并更名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八院”)。
中山八院既是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重大战略的丰硕成果,又开启了深圳医疗卫生改革最富有实践意义的篇章,为全国医改按下了“快捷键”。挂牌之后,福田区和中山大学将按照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发展定位,将医院建设成为专科特色明显,具备高水平的医疗、教学及科研能力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使医院成为深圳市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为深圳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和健康服务,为缓解深圳市民看病难、看病贵作出贡献。
新跨越 “百年名校”打造“百年名院”
2015年11月,深圳市政府与中山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在深圳光明新区建设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重点发展医学专业,同时,还将引入中山大学优质资源在深圳建设3所附属医院,以弥补深圳医疗民生领域的短板。其中,福田区人民医院成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长期以来,一种盛行的说法是,和文化一样,医疗卫生也是需要时间积淀的,高等医学院校正是医疗卫生积淀的土壤,而这也正是深圳的短板,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百年中大,岭南翘楚,文脉雄厚,医科突出,从福田区委、区政府到福田人民医院,各方都高度认同这是此次与中山大学实现‘区校联姻’的先决条件。”中大八院院长伍贵富说。作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的医疗规模和质量居全国领先行列,在国家医疗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最佳临床学科排名19个专科榜单中,共有7个专科进入排名前5,18个专科进入排名前10,在国内国际均享有盛誉。
近水楼台先得月。中山大学将在深圳建设校区,并建设支撑医科临床教学的附属医院,构建教学、科研、实践的完整生态链。这一客观“内需”,又与福田区委、区政府提质区属医疗服务质量的心愿“同频共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地缘优势,广州与深圳近在咫尺,双城生活日趋便捷化、常态化,加之同处岭南,经济、文化、理念等高度趋同,更为此次“区校合作”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基础保障。
而中大八院“花落”福田人民医院也有其必然原因。2012年以来,福田人民医院作为区属医院“龙头”,围绕建设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目标,立足长远,锐意进取,推出一系列惠及民生、影响深远的改革创新举措,比如“先诊疗后付费”就医模式,搭建全国体量最大的医疗联合体等,一直走在区级医院改革发展前沿。
事实上,早在2013年,福田人民医院就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了植入式合作办医。3年来,每个月都会有六七十人次的中山医专家到福田人民医院坐诊、教学示范、查房、讲座等,“到福田医院,看中山名医”成为深圳人的就医新常态。这一合作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福田人民医院的内涵式发展,也使医院的社会公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同时,合作还加深了福田区与中山大学的相互了解与信任。
据悉,中大是座“百年名校”,此次与福田“区校合作”,决不是十年二十年的短期合作,而是一种“永久合作”,其目标是以中山大学深厚人文积淀为支撑,将中山八院打造成“百年名院”。
新模式 把“小剧场”升级为“国家大剧院”
中山八院的挂牌也意味着“中山医”在深圳的真正落地,深圳也将有了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直属医院。
众所周知,为解决深圳医疗人才短缺和培养问题,近年来,深圳多家医院都在与大学开展合作,这些合作很多都是专科扶持和专家引进,在弥补深圳医疗卫生短板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不过,这种合作又往往呈现零星化、碎片化状态。而从长远看,整体托管模式更有利于医院可持续发展。
根据《合作协议》,中山八院为福田区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公立医院,是财政核拨补助事业单位。基于管办分离原则,福田人民医院将全面委托中山大学运营,并与其管理体系对接。未来,医院将按照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建设要求和标准,沿袭中山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担负起医疗、科研教学、临床等重任,为深圳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和健康服务。
伍贵富说,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原则,福田区此次把福田人民医院整体交给中山大学,将碎片化合作变为系统性、结构性提升,构建一个大发展的平台。瞄准大平台,全面提升办院理念和办院思维,把“小剧场”升级为“国家大剧院”。
“这决不只是医院名称的简单变换,福田人民医院将以此为契机,全面谋划医院未来的发展,在继续做好综合性医院的基础上,凝聚共识和凝练重点学科发展方向。”伍贵富说,中山八院将依托中山大学强有力平台,开展科研、临床工作,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有能力诊治更多疑难杂症和大病,让市民不出深圳看大病,为深圳市医疗卫生改革做出应有贡献。
新目标 成为深圳市区域医疗卫生中心
今年6月,《福田区深化卫生强区建设行动计划(2016—2018年)》提出,围绕“建设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这一目标,福田区将以改革创新为统领,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基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创优和高地构建,深化卫生强区、健康城区建设,争当卫生强市排头兵。
“中山八院不仅是福田区贯彻落实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的重要成果,也是福田在公立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实践。”福田区委书记肖亚非说,为促进医疗改革提升质量,福田区把自己的“心肝宝贝”全权委托给中山大学管理运营,用3年左右时间创建成三甲医院,实现医疗服务水平跨越式发展。今后,中山八院不仅将为中山大学培养高水平医疗人才提供临床教育支撑,成为区域医疗高地,同时还将担负起探索符合国家医改方向和深圳实际的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新模式的重任,为全国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开拓新路、积累经验。
据介绍,此次“区校合作”的目标是将按照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发展定位,将中山八院建设成为专科特色明显,具备高水平的医疗、教学及科研能力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使医院成为深圳市区域医疗卫生中心。
目前,中山八院的改扩建工程正在推进中,建成后医院的面积将会是现在的5倍。根据《合作协议》,一期建设到2017年12月前,将完成1000张病床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二期建设到2019年6月前,完成现有旧楼装修改造及相关配套设施,医院开放床位数达到1500张。2018年6月前,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力争2020年建成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2025年前建成5个以上国家级重点专科。2030年前,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综合性医院。并探索建立符合深圳实际、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此外,还将依托医院,瞄准科学前沿,聚焦国家战略和行业、区域发展需求,建设高水平医学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医、教、研、产协同发展。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6-08/29/content_7577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