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大校友龙勇诚回校作关于金丝猴的讲座。30年来,他一直在为滇金丝猴的生存奔走。其中有10年时间独自一人在雪域高原的原始森林中找寻滇金丝猴。
1982年,从中山大学毕业的他选择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来到云南。1987年,他受邀去德钦县将15具滇金丝猴骨架带回,就此锁定了和金丝猴的情缘。
1988年6月1日,在云龙县龙马山调查金丝猴数量和生存状况的龙勇诚,在跟踪猴群的过程中听到猎人的枪声。冲进林中,听着逃命的猴群在头顶嗖嗖直窜,龙勇诚急得大喊。目睹一只抱着幼猴的母猴被击中的情景更让他心痛万分。
为了摸清滇金丝猴的分布地点、生活习惯,龙勇诚在山上常常一蹲就是几个星期、两三个月。1990年10月,他在崩热贡嘎发现一个近300只猴子的大型滇金丝猴群。1992年的5月,他意外搜寻到了生活在海拔4700多米高寒荒漠地带的200多只滇金丝猴……就这样,他用最笨拙、最原始的搜寻确定了分布在云南多个自然保护区内的滇金丝猴种群,并将18个现生群体的具体地理位置及其估计数量标注出来,为这一物种的保护和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告诉记者,云南已发现的滇金丝猴种群达16个之多,数量也由1988年的800只左右增加到了3000多只。
原文链接: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6-04/12/content_31723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