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斌曾是二阶魔方的亚洲纪录保持者,也是2015WCA中国魔方锦标赛的主办人之一。他说,办比赛就是你在给别人制造快乐,而参加比赛则是你在享受别人带给你的快乐和自己的努力。
“你好!我们有个‘此间少年’的栏目,希望能够邀请你做一个采访……”
“‘指尖少年’吗?这个定位听起来挺符合我的……”
“打断一下,我们的栏目叫‘此间少年’……”
电话两头笑成一片。
《中国科学报》记者对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专业大四学生陈庆斌的采访,就是在这个“两字之差”的玩笑中展开的。不过,恰恰是这两字之差,也点出了今天主角的特点。没错,能把魔方复原得快如闪电,陈庆斌的确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指尖少年”。
他曾是二阶魔方的亚洲纪录保持者,也是2015WCA中国魔方锦标赛的主办人之一。
向亚洲纪录冲刺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小小的三阶魔方拿到手里就是玩不转,复原一面已是能力极限,更何况是六面?因此,在很多人看来,玩魔方是一件“烧脑”的事。
这不,就连陈庆斌的表弟也这么认为。表弟对着陈庆斌撂下一句话:“你这么聪明,那你会玩魔方吗?”便笑着跑开了。
那一年是2008年,陈庆斌还是初中生,对照着网络上的教程练习,花了一晚上他就将三阶魔方复原成功了。
那时候的他还完全不知道有魔方比赛的存在,只是认为“自己完成了一个从前并不能做到的事情”。
然而,兴趣的小火苗一旦点燃,便不会轻易熄灭。走进魔方世界的陈庆斌变得更加专注。高考那年,他学习之余的娱乐就是玩二阶魔方。二阶魔方是一面只有四个色块的小魔方,并不会占用太多时间,而陈庆斌还决定用它来“干一回大事”——向当时二阶魔方的纪录发起冲刺。
“高考一结束整个人就像放闸一样”,对于一个马上要进入象牙塔的少年而言,iPad的吸引力足以让他从深圳坐火车到贵阳参赛。那一次“小试牛刀”陈庆斌拿到了二阶魔方的冠军,成绩排名中国第二,赢得了一台平板电脑、一部音乐播放器、一张1000元面值的购物卡。
从高考结束到大一结束,陈庆斌进入了他个人“一发不可收拾”的巅峰时代。2012年12月9日,他在广州大学城华工赛上,以1.41秒的成绩打破了当时中国二阶魔方的单次纪录;2013年5月26日,他在广州华农魔方赛上,又以2.31秒的成绩一举打破了二阶魔方平均亚洲纪录,成为二阶魔方的中国第一。
在那之后,他开始练其他项目,蒙上眼睛快速复原魔方,用最少步复原魔方,玩转平时并不常见的六阶、金字塔、Square-1异型魔方等等。
坐在魔方丛中,陈庆斌时常回忆起第一次玩魔方的情景,“其实复原魔方并不像外界想得那么难。它不需要超高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超强的记忆力,只要记住每个步骤是怎么判别的,要做什么,你就可以玩魔方。但是,只要这个项目跟大脑有关系,你又玩得比别人更强,你就可以成为最强大脑”。
从“选手”到“主办人”
回忆起那段巅峰岁月,陈庆斌觉得“疯狂”。
他告诉记者,一个人玩魔方的黄金年龄在9~19岁,但只要不断练习,还是会一直进步。
虽然现在中国二阶魔方的单次、平均纪录都在为人所熟悉的王鹰豪手上,但陈庆斌告诉记者,自己不再为了打破纪录而去比赛,他玩魔方的理由是“和大家一起玩”。通过魔方,陈庆斌认识一个小社会,他们有的是大学生,有的已工作、成家,因为共同的爱好聚到了一起。
去年,中国魔方界发生了一件大事——首届中国魔方锦标赛在广州举行,而活动的主办方就是包括陈庆斌在内的八名魔方爱好者。
在魔方界,选手的国家级别冠军称号并不是随便地来自于某场小比赛(破纪录者只能被称为纪录保持者或该项目第一),只有在一定级别比赛上同场PK夺冠,选手才能获得国家、洲际或世界冠军的头衔。
最近在银屏中大热的澳大利亚选手、人称“菲神”的菲利克斯在这场比赛中连破三项世界纪录,中国选手王鹰豪摘得二阶魔方中国冠军的头衔。而这场比赛也因为参赛者众多,一跃成为全球魔方界第二大比赛。
为期3天的中锦赛,让陈庆斌从9月底开始就忙得不亦乐乎。在团队中,他负责赛程设计。“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保证比赛在既定时间里有条不紊地推进,同时保证任何一名选手不因报了多个项目,导致时间冲突无法出场。”
如果不给选手分配时间,不仅组织混乱导致选手无法比赛,而且选手还会优先满足自己的想法,想什么时间去比赛就什么时间去,无法保证在既定时间内让所有人都比完赛。最后,陈庆斌想到了给每位选手分组,选手根据分组卡片上规定的时间段到场比赛,如果到点未出现,即使项目还在,选手也会被取消参赛资格。
陈庆斌告诉记者,制作分组卡片的流程是先生成一份参赛者、参赛项目的大名单,再对此进行分组,最后打印出每个人的卡片。“这活儿不能合作,整个逻辑链条比较复杂,多人反而会出错。”因学保险专业,研究现金流时多用Excel函数的陈庆斌,发挥了一把专业所长,也顺利地确保了每天比赛按时结束。
记者问道,从选手到主办人,心态上最大的转变是什么?
陈庆斌笑道:“办比赛就是你在给别人制造快乐,而参加比赛则是你在享受别人带给你的快乐和自己的努力。自己参赛的时间不到整场比赛的十分之一,剩下的时间去帮忙做裁判、看场子,这是我现在更乐意做的事。”
“大神”之外
走出赛场的陈庆斌热爱桥牌,曾是学校桥牌协会的会长,由于总在接触这些“高智商”的活动,常被同学们膜拜为“大神”。
但实际上,他身边还有一些“更神”的事。比如,自己的女友在中锦赛上担任过“菲神”等选手的裁判。全场比赛共诞生了四个世界纪录,而女友就裁到了三个,十足的“幸运女神”范儿。
“大神”之外,陈庆斌也有亲和的一面。大四时他担任班长,为毕业生的各种杂事“跑腿”。宿舍里的哥们儿也可以毫无障碍地和他开玩笑。
广东是国内第一次举办世界魔方协会认证比赛的地方,也是中国玩魔方人数最多的省份。大学期间,陈庆斌还参加了由学院组织的志愿者协会,去小学教孩子们玩魔方。每次一个下午,他一共去了5次,教会了一半的小学生复原三阶魔方。临别的时候,孩子们依依不舍,折小船、写贺卡送给他。陈庆斌表示,类似的活动,自己非常乐意参加。
而在他心中,还有一个想法是,希望大学里的魔方比赛“后继有人”。曾经同城一所高校的魔友因毕业导致比赛不能延续。陈庆斌不希望重蹈覆辙,“想带一个人,把事情交给他做,让魔方比赛传承下去”。
今年,中大又要举办魔方比赛了。这一回,他要做一名“伯乐”,寻找那名候选人。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6/4/31097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