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法制日报】傍晚是微信谣言高峰期

稿件来源:法制日报2016-04-10第14版 作者:韩元佳 编辑:郝俊 发布日期:2016-04-11 阅读量:

微信上的“谣言”集中在哪些时段出没?有哪些阅读量超过2000万、点赞数10万+的文章其实是耸人听闻的谣言?近日,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联合微信安全团队发布《微信年度谣言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谣言发布的高峰集中在一天中的傍晚、一周中的周四、一年中的寒暑假。

报告分析了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间微信公众号中被举报较多的疑似谣言文章共2175条,通过技术分析将这些谣言进行分类,寻找它们的传播规律。结果显示,谣言发布的高峰集中在一天中的傍晚、一周中的周四、一年中的寒暑假,因为在这些相对非繁忙时间,人们更加有空进行阅读和分享,也为谣言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而在一天当中,“谣言”往往在11点这个接近中午的时间出现第一个高峰,17时至21时是第二个高峰。这主要是因为中午11点接近午饭和午休时间,17点接近一天中的下班时间,谣言比较喜欢趁“闲”而入。

在谣言类别上,健康养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政经和社会秩序、爱心转发、广告营销、奇闻趣事、色情等较为常见。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失实报道类,占比达31.4%,主要包含社会政策/秩序、经济状况等内容;其次为健康养生类,占15.1%,主要涉及食品安全、疾病和健康养身等内容。

其实,“谣言”的传播也有一定规律,夸张的图片、惊悚的标题几乎是谣言的“标配”。约95%的谣言都未申请原创。从诱导分享技巧上看,道德捆绑最有效,利用公众的爱国热情等实现道德压力传播。

原文链接: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160410/Articel14002GN.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