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羊城晚报】近千名学生昨日赶考中大自主招生面试 考问留守儿童自杀事件 体察学生社会关怀热度

稿件来源:羊城晚报2015-06-15第A3版 作者:王倩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06-16 阅读量:

羊城晚报讯 昨天,中山大学2015年自主招生考试在广州南校区举行。今年中大取消笔试环节,只进行两轮面试。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考生齐聚康乐园。120多名老师担任面试考官。

过关考生达一本线即可

经过昨天一天的考核,自主招生面试结束。预计600名左右考生将获得自主招生候选资格,资格名单将于近期公布。第一轮面试中,30名考生经4名以上考官推荐,可进入第二轮深度面试。如果考生顺利通过,这些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即可被中山大学录取。

据介绍,为更好地选拔出真正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中大结合7个学科大类各自的特色,分别设计了不同的面试方案。面试采用“小组面试”方式。

专家表示,在面试过程中,不仅考察IQ,亦注重考察考生的EQ。譬如在社会科学类中,讨论了贵州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等社会时事政治热点问题。通过对考生回答的分析,考官不仅可考察考生的思辨、逻辑分析能力,还可以观察考生的社会关怀和公共关怀。又如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中“东方之星”、“阳光动力”等话题,不仅切合最新的时事科技进展,还具有综合性。

参加应试培训反“露马脚”

在人文社科类的面试中,考官们发现部分考生存在明显的“应试痕迹”。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今年初审通过进入面试的考生名单必须进行公示,包括省份、中学、姓名等较为详细的信息。据考生和家长反映,有不少考试培训机构从网上获取这些信息后,直接给考生寄发考前培训信息。参加考前辅导班的做法,违背了自主招生的初衷。经过这类培训的考生,最明显的表现是对题目和提问“答非所问”,即遇到不懂或不理解的问题就会绕过去,背一堆文不及意的答案。

考官们发现,“培训”误导了考生。正是这种“培训”让考生露出了“马脚”,直接影响了面试成绩。实际上,面试不仅要考察学生的表达、礼仪,对学科的认知,也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和人文素养。自然天成的表现才是最终赢家。

远程视频面试农村考生

今年有万名农村学生报考中山大学农村学生自主招生。中山大学专家评审组依据考生学习成绩、学科研究、获奖情况、社会活动、个人陈述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评分确定了570名面试考核名单。为了减少农村学生的赴考时间和经费开支,中山大学将于6月17日采用远程视频的方式举行面试。面试通过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一本控制线即可录取。

原文链接: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5-06/15/content_728173.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