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眼:作为一个商业之都,广州的商贸、零售、批发行业非常发达,可是,这些行业受到了来自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在内的新型商业模式的竞争和挑战;另一方面,广州市的加工制造业在制造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也不小,可是在外贸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加工制造业如何应对并寻找合适的出路成为一大难题:要么加工制造业通过改造工艺流程,把出口产品变成内销产品,实现从外向型经济向内源型经济的华丽转身,要么建基于经年从事加工制造业所累积的技术和管理基础,积极探索向相关领域和产业的拓展。
2014年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工作考核结果出炉了,深圳珠海广州排前三位。作为省会城市的广州,排名在深圳和珠海之后,结果让我们深思。撇开复杂的因素,直观而言,这可能与广州的城市创新能力不如深圳有关,否则,我们很难解释,在GDP总量、企业数量都超过深圳的情况下,广州的财政收入却不如深圳。
换言之,深圳以较少的GDP和较少的企业数量能够获得更高的财政收入,与深圳的产业组织优化程度较高,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创意产业的集中程度较高有关。这就带来了对广州市的一大挑战了:作为一个商业之都,广州的商贸、零售、批发行业非常发达,可是,这些行业受到了来自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在内的新型商业模式的竞争和挑战;另一方面,广州市的加工制造业在制造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也不小,可是在外贸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加工制造业如何应对并寻找合适的出路成为一大难题:要么加工制造业通过改造工艺流程,把出口产品变成内销产品,并通过互联网时代营销模式的创新把产品成功销售到内地市场,实现从外向型经济向内源型经济的华丽转身,要么建基于经年从事加工制造业所累积的技术和管理基础,积极探索向相关领域和产业的拓展。到那时,规模经济原则可能悄悄发生改变。生产制造环节不再是微笑曲线当中的低端了,而可能演变成为沉默曲线了,即生产制造环节与研发和市场营销所创造的价值是同样的,这就是国家在大力推动“制造业2025”以及“工业4.0”的目标所在。换言之,广州市应该通过转型升级逐步迈向制造业的高端化,即从模块化生产向复杂技术生产转变。
我也相信自2009年实施珠三角改革规划纲要以来,广州市一直都在积极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作,那么为什么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呢?我认为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一是广州的现代服务业还不够发达。事实上,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是孪生兄弟,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广州是一个传统服务业,例如酒店、餐饮、商贸等比较发达的城市,但是现代法律、咨询、金融、保险、医疗、专利等服务的发展却滞后,从而制约了加工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步伐。
二是广州在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发展方面还没有能够交出比较优秀的成绩单。事实上,有人认为,广州市把从化、增城都撤市建区了,似乎区域经济发达不平衡的问题就解决了。我的看法是,结果可能恰恰相反,撤市建区之后,这些原先作为县级市的从化和增城,似乎行政级别是提升了,可是经济管理权限却被削弱了,而广州市政府一般倾向于把财政资源投放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天河、越秀等区域,这些昔日的县级市在建区之后,与发达区份的经济发展差距可能在扩大。其实,最理想的状况是,广州市能够善用这些目前经济还是欠发达的区域的土地资源,并将之注入创新的元素,从而从整体上让市场充分了解广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潜力所在,反过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放在包括传统比较发达的区份,而广州市通过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联通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让资源、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得以更畅顺地在各区之间流动,最终缩小广州市各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三是在把国家的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相关的政策措施用好用活方面还做得不够。例如,如何把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自贸区战略等有机地与广州市的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是广州面临的重大契机。事实上,广州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完全有条件通过推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来倒逼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例如,自贸区战略当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推动粤港澳合作,来营造一个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营商和投资环境,从而吸引国际高端制造业落户广州,而这些高端制造业又可以让广州本地的民营企业通过与外资的合作,学习国际先进制造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最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作者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05/20/content_74298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