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媒体中大

【广州日报】名医到民营机构开“工作室”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2015-04-22第A16版 作者:任珊珊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04-22 阅读量:

昨天,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大外科主任、著名胃肠外科专家林锋教授的“林锋胃肠肿瘤医生工作室”,正式落户某民营高端体检机构。作为广东松绑“多点执业”后的新探索,广东首批医生工作室的出现,引起业界高度关注。

记者获悉,广州有多名公立医院医生到民营医疗机构设立工作室,仅中山六院就有两名正高职称专家确定第二执业点,而林锋是其中一位。此前,林锋被中山六院从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担任该院学科带头人,受到医院重视,此番为何要到民营机构执业?“医生工作室”的出现,让病人有何获益?林锋接受了广州日报记者的采访。

对话林锋:医生掌握更多主动权

林锋说,和以往公立医院医生脱离体制跳槽到民办医院当雇员不同,开办“医生个人工作室”并不脱离体制,但在选择执业平台上,医生掌握有更多主动权。

目前许多病人就医时“认庙不认僧”,直奔“名医院××专家”的名头,而不了解其人的水平。林锋认为,名医出面组队开办工作室,有望改变这一局面,同时擦亮医生的品牌,更能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未来,医院应该成为管理服务平台,凭借对医生的服务质量来吸引名医团队加盟,而对患者的服务则交由医生团队完成,使得病人获得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广州日报记者:两个执业点之间,如何分配执业时间?医院同意么?

林锋:我在中山六院和第二执业点每周出诊各半天。在医院除出诊外,我主要完成教学和手术任务。第二执业点采取预约制,针对高端客户,需要做手术的回医院做,两者并不冲突,因此医院也不反对。

广州日报记者:外科医生外出执业,是否单打独斗?

林锋:我拉出团队一起奋斗,目前已有5名具博士学历的外科医生加盟,未来将有放疗和化疗医生加入,并将打破门户之见,邀外院专家加盟。我挑队友,对水平有很高要求。

广州日报记者:有专家认为,“医生工作室”是让患者得到尊严、舒适和私密的一站式个性化医疗服务专家平台以及医院多赢的模式,做到“医院得到病人,医生得到体面”。对此,你怎么理解?

林锋:有人认为这是“私家诊所”,我则视为“医生个人品牌”。比如,有心脏病的患者想找我做胃肠肿瘤手术,将来可以由我来选择心血管水平好的医院作为手术平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限定在一间医院内。

患者的就医需求是多元化的,公立医院满足基本医疗需求,高端就医需求则应该由民营医院承担。但在我国,民营医疗给公众的印象很差,需要高水平、有知名度的专家站出来,用行动带动行业的发展。先行者做出尝试,政策才会跟着规范和完善。

广州日报记者:同行怎么看待你的选择?

林锋:这两天很多人来问这事,有人申请加盟工作室。但我想先摸索一阵子,再考虑下一步。当然,疑问者居多,还有人要和我争论体制内外的问题。我觉得,跳出体制到民营医院当雇员是一种选择。不管体制如何,医院只是行医平台,只要能实现医生的自由执业,横跨体制,留在体制内也能发挥医生的智慧。

廖新波:工作室营不营利,要看医生

记者获悉,“医生工作室”的理念出自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廖新波昨晚表示,几年前曾设想利用烂尾楼注册一个“医疗中心”,以商铺的形式分给医生,成立“医生工作室”,以推动医生“自由执业”。如今终于有医生迈出第一步。

“医生工作室”由医生或他的团队独立于单位之外建立,可以是诊疗间,也可以是咨询间。工作室为特别有需要的人服务,并非有钱人的专利。工作室的性质,可以是营利性的也可以是非营利性的,取决于组建医生的价值取向。

有人问及私人医生工作室的法律性问题,廖新波表示:1.医生多点执业虽然有医师法的规限,但是国务院有关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已经颁布,无需经第一执业点同意就可以多点执业;2.医生“挂单”所在地的非医疗机构以“咨询”方式开展业务,不涉及医师法规限制;如果在医疗机构,合法开展多点执业诊疗不成障碍。

建立品牌效应,既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和民营医院提高知名度,也实现医生的自身价值。

各方意见

正方:这是另一种“医联体”

一名三甲医院管理人表示,这是崭新的尝试,对医生的品牌程度要求很高,这次挂牌的3位专家,活跃在微博和各类社交之中,有自己的关系圈,之前也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医院谨慎支持是应该的,这是另外一种新型的医联体形式,区别于以往机构与机构的直接联合,医生工作室让这种连接更稳固和灵活。

反方:以后在公立医院找大专家更难了

医疗评论专栏作者“剑客”则认为:“算是好事吧。患者出高价得到优质服务;医生付出耐心和技术,得到体面回报。不过事实上,现时中国的医疗很方便,无论你何时到医院,终究是能看上病的;专家号难挂,总还是能挂上的。我认为,以后在公立医院看大专家,肯定会比现在更难。”

林锋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大外科主任、著名胃肠外科专家教授,从医30多年,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外科常委兼外科组组长、NCCN中国版胃癌诊疗指南专家组组长、卫生部大肠癌及胃癌诊治规范制定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干部保健专家等。

原文链接: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5-04/22/content_2908966.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