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眼:这几年中国图书出版总量尽管在增加,但是图书市场整体在萎缩。成本大幅度上升确实是一个重要原因,缺少真正的好书也是事实。利润越来越微薄,让本来就遭到电商夹击的实体书店雪上加霜。根据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2014年的调查显示,过去10年全国有近五成实体书店纷纷倒闭。同时,庞大的图书出版量之下,充斥着各种粗制滥造、出于功利目出版的书籍,让读者精神为之一震的好书并不太多。老顾客逐渐流失,新顾客的注意力又培养不起来。
今天是世界阅读日,20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该节日的时候,希望向书籍及其作者致以敬意,也鼓励每个人尤其年轻人,发掘阅读的乐趣。昨天,三大图书电商巨头之一的当当网公布了《2015中国网民阅读行为报告》。报告显示广东省是全国网购图书最多的省份,广州则是除了直辖市以外全国网购图书最多的城市。而且,仅广州一地的购书量,就占了广东总量的30%,花销超过5亿元。从全国来看,网民阅读者超过60%是90后和80后,70后也接近三成。光看这三组数据,可能会让人认为广东尤其在广州,年轻人喜欢读书,图书出版市场供需两旺,符合世界阅读日应有之义。
但是,情况好像不是这样。书买回来以后,很可能被闲置。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2014年中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56本,比去年减少了0.21本,远低于邻近日韩两国的8-10本。以我自己和身边的朋友为例,大部分都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经常在网上淘书。但是书买回来,经常是翻几页就放下了。本地媒体对珠海市民阅读习惯进行的民意调查也显示,70%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都至少买了一本书,但是接近半数人表示书都基本没动。购书多,真心不代表看书多。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把少读书归咎为一个字,忙。这真是个非常便利的理由。不过真要给一个小时,我们确信自己可以安静地读下去吗,可能未必。皮尤研究中心(Pew)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将近90%的美国教师反映学生们不像几年前那么注意力集中了。科学家给出的解释是,智能数码设备给我们源源不断地推送即时的好玩东西,让我们失去了集中注意力的意愿。有朋友坦诚,每天刷微信朋友圈花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正经事都没怎么干。我们可能购买了当季的热销书,结果却沉迷在刷朋友圈,又或者玩大战植物僵尸。互联网、移动智能设配、分享类app的出现,不光改变了阅读方式,而且悄悄地內植入一种想法: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比我现在手上处理的事情更有趣呢?正是这种想法改变了我们对手中书本的注意力。
究竟怎样才能把消费者变为忠实的阅读者,而不仅仅是把书快递到消费者手里?我自己做过一些编辑的工作,感觉终归是质量不佳伤害了读者。简单来说,书籍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有趣,才能留住人的注意力。但是很可惜,这几年中国图书出版总量尽管在增加,但是图书市场整体在萎缩。成本大幅度上升确实是一个重要原因,缺少真正的好书也是事实。利润越来越微薄,让本来就遭到电商夹击的实体书店雪上加霜。根据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2014年的调查显示,过去10年全国有近五成实体书店纷纷倒闭。同时,庞大的图书出版量之下,充斥着各种粗制滥造、出于功利目出版的书籍,让读者精神为之一震的好书并不太多。老顾客逐渐流失,新顾客的注意力又培养不起来。
书越出越多,经典却越来越少。这才是事实。要培养忠实的阅读者,终究是内容为王。说法很老土,不过没过时。
作者为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学者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04/23/content_7420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