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珠海的手再次和高校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珠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和中山大学领导班子一起谋划推动打造国际一流高校、为珠海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珠海正以大战略、大视野推进高校和地方发展的大融合,着力打造特色型高校,致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而中山大学正朝着创建国际一流高校的战略迈进,该校敏锐地抓住珠海发展的重大机遇,致力全面融入区域发展,争取为珠海崛起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撑。
中大:珠海校区新建10个一流水平的整建制学院
从1999年大学园区启动发展至今,珠海拥有10所高等院校、12.7万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的办学规模,研究生800多人(其中博士生近200人),现有专任教师5000多人,其中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近2000人。大学园区成立以来,已为社会输送了超过12万名的毕业生。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表示,中山大学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对于珠海校区,尤其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优势。未来若干年学校发展做增量的重点将放在珠海校区,新引进的包括院士在内的高层次人才、新招聘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扩招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大型的科学装置和科研平台、新的重大项目、新建设的整建制学院等等,大部分都将安排在珠海校区。譬如,在珠海校区要新建设10个左右达到一流水平的整建制学院(或直属系),构建起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和医学相对独立完整的优势学科体系,进一步打造优势学科的特色,提升学科水平以及在国内、国际上竞争力和影响力。可以预计,到2020年,在校区的常驻教师、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珠海:每个优势学科最高给予100万元经费资助
去年出台的《中共珠海市委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实施珠海市优势学科(含二级学科)建设计划,每3年为一轮,第一轮资助20个优势学科,向理工类、经济类学科及承担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学科适度倾斜,给予每个优势学科最高100万元经费资助。鼓励高等学校加强与企业、行业之间的合作,优化学科建设。
此外,推动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第一轮资助20个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向与“三高一特”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联系密切的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适度倾斜,给予每个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最高100万元经费资助。
而据了解,中大珠海校区的规划和建设,也将以“世界一流”的标准来进行,服务珠海发展战略。
目前,珠海市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建设“三高一特”(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特色海洋经济和生态农业)的新型产业体系,因此所形成的对人才、技术和各种知识资源的大量需求,也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专业建设有了新的期待。中山大学将认真研究、积极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珠海市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协同共赢、创新发展的合作原则,全面深化双方合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高珠海校区服务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进一步凸显珠海校区在中大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原文链接:http://search.zhnews.net/tqb/text.php?ud_key=52064
中大教授专家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纷纷表示:特区品牌和高校品牌相得益彰
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李炜: 在珠海校区筹建文化创意学院
15年前,中大珠海校区创办时,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化创意学院院长李炜教授就来到了珠海,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告诉记者,当时他是中文系教研室主任。虽然当时校区连棵树都没有,太阳很毒。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珠海对大学的热爱和对人才的渴求感动着他。
他认为,接下来的十三五规划,办好珠海校区是中山大学跨越式发展、迈向国际一流大学战略最重要的一个突破口。经过深入的论证,中大决定在珠海校区筹建文化创意学院。因为珠海正在致力朝高科技含量尤其是高文化含量的人才培养方面发展,并且在这方面很有作为。这也与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符。
李炜表示,去年我国光动漫产业的投入规模达1000多亿元,但真正合格的产品,除了喜洋洋和灰太狼、熊出没,人们能记住的不多。为什么?因为我们不注重内容和原创,我们输在内容上,习惯于模仿和剽窃抄袭。其实我们有这样的能力和人才,尤其要依靠有这样文化底蕴的中山大学,所以我们不光要提供这样的内容和产品,更需要培养有这样的社会担当、有这样文理兼攻兼通的复合型人才。珠海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一块非常理想的地方。因为这里尊重人才价值的氛围比较浓厚。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和翻译学院院长黄国文: 马戏节航展翻译很多来自中大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和翻译学院院长黄国文教授告诉记者,这两天参观了横琴等地,发现珠海发展非常快,看这个势头,今后肯定是世界领先,很受鼓舞。珠海这个地方人杰地灵很有发展前景。他认为中大和珠海的目标一致,都希望培养高层次人才。我们翻译学院在珠海发展10年,我们的毕业生为珠海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有不少毕业生奋战在珠海各条战线。国际马戏节和航展等都有不少我们的学生在做翻译。我们的学生还参与社区的服务,我们的学生在服务珠海,结合他们的专业,提供不同途径的服务。一个城市的发展有很多途径,但都离不开人才,而人才在珠海的发展的空间很大。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国际商学院院长徐信忠: 尽快设置金融学硕士点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国际商学院院长徐信忠教授说,国际商学院创办15年来已经吸引了广东乃至全国最好的生源,在中大里面也是最好的一个学科。一年招生大概有350人规模,为珠海市已经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创办新的学科也开始培养更高档的人才,比如说我们尽快设置金融学的专业硕士,能够为珠海市横琴自贸试验区提供更高端的人才,并为珠海市的创新驱动战略和“三高一特”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智囊服务。
据了解,中大珠海校区多个院系和专业与珠海的企业有多种层面的合作,在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原文链接:http://search.zhnews.net/tqb/text.php?ud_key=52060&ud_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