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都市报】乳腺癌转移未来或可阻断

稿件来源:南方都市报2015-03-20第AII06版 作者:霍瑶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03-21 阅读量:

人话版

●肿瘤内部的炎症因子可以激活NFκB,打开通路让癌细胞转移。

●不过要激活NFκB这条通道,就要干掉IκB这个守门员。这个守门员很弱,就像希腊神话中阿喀琉斯之踵,肿瘤微环境很容易把它灭掉。

●一条非编码RNA被发现可以保护IκB,就像给阿喀琉斯穿了保护靴。这双靴子的牌子叫“NKILA”。是中大宋尔卫研究团队的功劳。

●未来或许可以改装这双靴子,研发出抗癌药物。

南都讯 乳腺癌扩散转移是患者的噩梦,有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控制癌细胞的转移通道?中大孙逸仙纪念医院的研究人员往前迈了一步。3月9日,一篇发现调控乳腺癌转移新机制的论文,登上国际肿瘤学最高学术期刊之一《癌细胞》(Cancer Cell)。研究者发现,一种原本看似无用的RNA,具有抑制乳腺癌转移的作用。如果利用这种原理设计新型药物,有可能为乳腺癌患者带来福音。

乳腺癌转移“帮凶”:炎性因子

根据广州市疾控中心统计,乳腺癌是广州女性的头号癌症杀手,发病率为50/10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对于乳腺癌而言,转移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该论文通讯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宋尔卫介绍。

恶性肿瘤转移,不光取决于恶性肿瘤细胞自身的“品性”,还和肿瘤微环境中的“帮凶”密切相关。恶性肿瘤的微环境实际上是一个炎性的微环境,肿瘤细胞与间质细胞,比如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分泌了大量的炎性因子,这些炎性因子可以激活肿瘤细胞的炎症通路,导致肿瘤的转移。

保护“关键通路”的守门员

目前分子靶向治疗已写入多种恶性肿瘤治疗的新规范。分子靶向治疗好比“点穴”,通过研究找到抑制肿瘤转移的关键节点分子,也就是“穴位”,设计药物来阻止它。

此次宋尔卫研究团队将目光放在了乳腺癌细胞内部的炎症通路上。经研究发现,NFκB正是联系炎症和恶性肿瘤的关键通路。炎症因子能否激活NFκB,造成肿瘤的转移,抑制蛋白IκB的完整性是关键一环。

宋尔卫把IκB比成“守门员”,只要它完整,NFκB就无法过度激活,这样肿瘤转移就不容易发生。但IκB有个弱点,就像希腊神话中阿喀琉斯之踵,当它被磷酸化之后会快速降解,导致NFκB的激活。

宋尔卫表示,抑制NFκB通路激活的化合物早已问世,但问题是不能把它们直接用于临床治疗上,“因为它们把正常的机体需要的NFκB功能也抑制了,副作用太大”。

守门员的天然“保护靴”

宋尔卫研究团队经过五年研究,终于找到一个NFκB通路的天然抑制分子:它是抑制IkB蛋白降解的非编码RNA,被宋尔卫命名为NKILA。

NKILA到底有何作用?实际上,在肿瘤微环境中“磷酸化”的力量很强大,IκB不保,所以NFκB很容易被激活。“我们这次发现的抑制分子就像一个‘靴子’,把‘阿喀琉斯之踵’给保护起来了,这样NFκB就没那么容易激活了。”宋尔卫说,“更有趣的是,一般的抑制分子都是蛋白质,这次我们发现的是一条RNA,即核糖核酸,它具有相当于蛋白质的功能。”

研究有何临床意义

1 为抗肿瘤药提供新思路

DNA、RNA和蛋白质被认为是主要的三类生物大分子。绝大部分的DNA和RNA不参与蛋白质编码。其中,这些不编码蛋白质的RNA被称为“非编码RNA”。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研究团队此次发现的NKILA,是一条“长非编码RNA”。宋尔卫表示,过去长非编码RNA不受重视,但是此次的研究首次发现长非编码RNA在肿瘤非可控性炎症信号通路中的调控作用,目前,该团队正继续寻找调控肿瘤其他关键信号通路的长非编码RNA。

长非编码RNA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和蛋白相比,它更‘软’一些,也更灵活一些,当我们研究清楚它起作用的机制以后我们可以重新修改和组装它,把它变得足够小,但是仍然有功能,这就有可能为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不过,宋尔卫表示,药物的研发还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2 乳腺癌预后的检测指标

研究人员还发现,NKILA的表达水平随着乳腺癌的发展逐渐降低,并且可以作为乳腺癌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从技术上来说,长非编码RNA在检测特异性方面更具有优势。

宋尔卫研究团队希望,能够找到更多的调控恶性肿瘤关键信号通路的长非编码RNA,了解它们的功能和机制,最终能够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找到新的“点穴”方法。

原文链接:http://epaper.nandu.com/epaper/G/html/2015-03/20/content_3398557.htm?div=-1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