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新华网一则《让我们的中产家庭不必到日本买马桶盖》的短文,在网络上大量转发。像电饭煲、吹风机、保温杯、马桶盖等在国内超市随手可买到的小家电和传统用品,为什么一定要去日本买?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毛蕴诗长期关注中小企业转型发展问题,他表示,日本中小企业具有“小而专、专而精、精而强”的特点,其家电、汽车产业强大的竞争力得益于由大企业与众多“专而精、精而强”的中小企业形成的制造网络,而我国的中小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培养“做专做精再做强”意识
德国学者研究发现,德国的出口贸易乃至整体经济的中流砥柱并不只是西门子、拜耳、奔驰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也包括一些如布里塔、豪尼、希拉布兰德等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
其实,我国不乏优秀的中小企业,据毛蕴诗介绍,广东东菱凯琴就是小家电行业的“隐形冠军”,电热水壶全球产量第一;最近上市的珠江钢琴的产销量也是全球第一;深圳大族激光的产品以激光信息标记为主,主要涉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及信息技术行业等,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80%。“不过就全国范围来看,现在不少地方政府和中小企业还没意识到日本、德国这种将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再做强’方式的巨大生命力。”他说。
“一刀切地‘做大做强’,着眼于‘做大’,盲目扩张,为了产销量目标,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甚至牺牲质量也在所不惜;并且缺乏持续创新的观念、动力,这是因为产品研发和改造往往需要较多的时间与资金投入,难以在短期内出成效。”毛蕴诗还特别提出,有一些中小企业单纯以上市为目标,扩大规模,上市之后高管走人,对企业发展极不负责。
多渠道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首先要改变贪大求全的观念,树立做精做强的意识。”毛蕴诗建议,对优秀中小企业进行大规模调研,了解成功中小企业在持续创新、精细化管理、绿色环保方面的具体做法。通过树立标杆企业,推广经验,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某一专门领域的技术、生产和应用,持续创新,走“做专做精再做强”之路。
此外,毛蕴诗还建议政府、银行部门等要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退税补贴等政策扶持,提供利率优惠等贷款支持,鼓励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含量、拓展应用领域。扶持中小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并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先进设备对中小企业做专做精非常重要,但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因此,他建议针对行业内领先水平的大中型设备,为中小企业提供分期付款、利率优惠等贷款支持。
“融入绿色环保技术的产品更能获得国际客户的认可,绕开出口绿色壁垒,开辟一条可持续的致富之路。”毛蕴诗表示,应引导中小企业引入、开发环保技术或产品,通过持续创新、超越竞争,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最后,毛蕴诗建议,一方面,中小企业要积极申请专利,参与国际认证,实行精细化管理,保护知识产权和研发成果。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注重品牌建设,促进特定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实现跨产业升级。例如,鼓励中小企业围绕品牌,开发特定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新产品或新服务;促进特定产业不同形态的发展,做出差异化产品,深化技术价值,同时还能打造地域文化名片,产生品牌效应,促进跨产业升级。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gd/gd_rwhn/gd_mzgz/201503/t20150308_15369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