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中山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教授富明慧的爱犬“万福”走失。在随后超过30小时的“失联”时间里,一把“寻找万福”的热火在寒潮初临的羊城温暖着人们,也让许多人第一次认识了导盲犬。
广东约有70万盲人,其中广州就有约6万,而领证上岗的导盲犬却只有万福一只。
作为一种肩负特殊使命的工作犬,导盲犬的培训时间长、专业性强、耗资巨大。然而,由于政策相对滞后、资金缺乏,目前中国虽有着1700多万视力残疾人士,但正在服役的导盲犬却不足百只。
万福与珍妮
富明慧和女盲人钢琴调律师陈燕是幸运的。导盲犬万福和珍妮已经成为他们的“新眼睛”,逐渐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7年前,刚从清华大学博士后毕业的富明慧正踌躇满志准备干一番事业,却发现视力每况愈下。眼前的事物越来越模糊,视野缩小成不足10度的两个小孔。凭着微弱的视力,他走上了中山大学的讲台,开始了十几年的高校教师生涯。
从2001年开始,他逐渐尝试闭着眼来组织、回忆上课的内容,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授课实战演习,两三年后,他逐渐适应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2003年,富明慧发明手机盲文输入法。
尽管如此,富明慧的工作、生活仍然困难重重。比如他吃饭只能叫外卖、摸着墙开关电灯、没有人陪伴不敢出家门。
在日复一日的“摸索”中,富明慧没有想到的是,他能在2012年拥有一双“新眼睛”。
2012年8月4日,经过广东狮子会心连心服务队、中国狮子联会大连滨城服务队以及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下称“大连导盲犬基地”)沟通,广东狮子会在广州举行了一场导盲犬慈善拍卖,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慈善事业,导盲犬无偿交付盲人使用。
拍卖会上,富明慧获赠一只来自大连导盲犬基地的导盲犬。8月8日,在基地工作人员的陪伴测试下,富明慧最终牵上了万福的导盲鞍。
自此,当时两岁、重50斤左右的金毛犬万福成了广东第一只导盲犬,也成了富明慧的“新眼睛”。
经过最艰难的3个月磨合期,富明慧和万福逐渐融入了对方的生活。现在,无论是上班、回家,还是去宠物店,万福都能顺利指引富明慧到达目的地。
对于这份生命的“馈赠”,富明慧十分感动,特别是在两周前“失联”超过30小时失而复得之后,他说,“事实上,万福已经成为我的另一双眼睛。”
借着导盲犬这双“眼睛”更好感受世界的不仅富明慧,还有陈燕。
陈燕是中国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3个月大时就被确诊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即使做了手术,视力也达不到0.1。
2010年3月,由于一次意外车祸,陈燕头部受到撞击,身体多处软组织受伤,只能靠轮椅走路。一年后,为了让妻子重拾信心,陈燕的丈夫向大连导盲犬基地提出领养导盲犬申请。2011年4月,陈燕来到大连,最终选择了珍妮——一只黑色的纯种拉布拉多导盲犬。
“妈妈是个盲人,她看不见这个世界,我就是她的‘眼睛’。”2012年8月1日,以珍妮为第一人称叙事的《妈妈,我是你的眼》出版面世,一下子就在许多图书销售榜单上挤进前十。
1700万与100
我国现有1700余万视力残疾者,正在服役的导盲犬却不足百只。在大连导盲犬基地,目前已有超过10万人登记申请导盲犬,他们平均需要等至少10年
富明慧曾经说过,“导盲犬就是盲人的盲杖和眼睛,有了导盲犬,就能解放一个人”。在中国,行内的人甚至认为“导盲犬比大熊猫更珍贵”。
据了解,第一家导盲犬学校在德国设立。自此,导盲犬培训作为一项福利事业,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推广开来。目前全球有80多个国家拥有导盲犬。
相比国外,我国导盲犬事业起步较晚。2006年,大连导盲犬基地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非营利性导盲犬培训机构,也是中国第一个官方认可的导盲犬培训基地;2007年,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与上海市残联、日本导盲犬协会三方合作,开展导盲犬培训项目。两家机构培训出的导盲犬均免费提供视障人士使用。
目前我国内地“服役”的近百只导盲犬几乎全部来自于以上两家机构。其中,大连导盲犬基地官网资料显示,目前已培训出70余只导盲犬,分别使用于广东、北京、大连等16个省市;上海市导盲犬官网资料则显示,由南京警犬研究所培训出的约20只导盲犬在沪“服役”。
与“近百”这个数量对应的却是“千万”。
2012年人口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有1731万视障人士。而根据国际导盲犬联盟的评估,视障者与导盲犬的理想比例为100∶1。这意味着,中国约需要17万只导盲犬才可达到普及。
“目前,基地已培训成才的导盲犬有65只,每年大约能毕业15至20只”。大连导盲犬基地于2006年5月15日成立,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批准,由大连医科大学和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组建。王靖宇是创办人也是负责人。
其实,导盲犬的培训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王靖宇介绍,他们只选择纯种的拉布拉多和金毛,或者两者交配的“金毛拉拉”,也有极少量的德国牧羊犬。即使犬种符合,也不能个个“成才”,淘汰率高达70%。导盲犬培训有直行、坐下、卧、等、上下台阶、避让障碍等30多项科目,这些科目都训练完,再与使用者磨合,单是从专业培训开始到导盲犬正式“上岗”,就得花一年到一年半时间。每只导盲犬毕业时,必须要有34个口令以上、4个目的地以上的正确主观反应(即完成相应的指令)。
考虑到绝大多数视障人士经济条件不佳,王靖宇从创办基地之初就明确,作为一家公益机构,基地培训出的导盲犬全部免费交付视障人士使用,有需要者要登记申请、排队等候。据介绍,在该基地的使用者申请名单上,目前已经有超过10万人登记排队,平均每个人起码要等10年。
困顿与前行
培养一只导盲犬需花费12万至15万元,虽然有一些民间慈善捐助,但资金缺口仍然很大。同时,人才的流失也制约着导盲犬培训事业的发展
家住北京的平亚丽是前中国女子视障田径运动员,在1984年第七届残奥会上为中国夺得首枚残奥会金牌。
2008年,被选为奥运会火炬手的平亚丽多次向北京奥组委提出,希望能牵着她的导盲犬Lucky从天安门广场跑过,以让更多人了解导盲犬,但她的要求被婉拒。后来,平亚丽又被确定担任北京残奥会火炬手,她再次提出申请。这一次,奥组委考察了Lucky的导盲技能后同意了平亚丽的要求。
2008年9月6日,平亚丽在Lucky的引导下在鸟巢内传递火炬的画面被直播。那一刻,体育场里的平亚丽和电视机前的王靖宇都热泪盈眶,他们觉得导盲犬的“春天来了”。
但5年多过去了,导盲犬在辅助国内视障人士的路途上并没能再前行多远。
他们首先遇到的是资金缺口。
据介绍,大连导盲犬基地每培训一只导盲犬,基本费用为12万至15万元,连上犬粮、疫苗、人工开支等,每年基地维持费用约需200万元,过去主要靠王靖宇自费支撑及零散的民间慈善捐助。从2010年底开始,基地每训练成功一只导盲犬,大连财政便补贴6万元,剩下由基地自筹解决。尽管这样,基地每年仍亏损数十万元。
面对资金上的窘境,基地工作人员也开动脑筋,为基地开设了网店,销售钥匙扣、台历等纪念品,可一年的收益也仅有2万元左右。“为保证基地正常开销,王靖宇把在大连的房子都卖了”。
同样稀缺的还有训导员。
据介绍,基地的10多位训导员绝大部分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喜欢”两个字背后,却是成家立业的压力。“训导员上岗工作需要3至5个月的培养,培训一只导盲犬周期是一年到一年半,一个成熟的训导师需要经过两年到三年的历练,可是,往往一个周期结束甚至还没有结束,训导员就辞职了。”基地有关工作人员透露,基地成立8年内,流失的训导员就有近80人。
而大众参与的缺失也令导盲犬的“普及”之路充满阻碍。
王靖宇理解的大众参与,包括一个导盲犬培养中很重要的环节——寄养。寄养的目的是让导盲犬进入家庭,学习与人类共同生活,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王靖宇介绍,按照惯例,导盲幼犬的寄养时间须满一年,既不允许提前送回基地,又要求及时送回,这两点都不容易做到。除此之外,导盲犬受训期间还要与志愿者打交道,熟习与非训导员相处的社会环境。
“但许多人并不了解,所以参与进来的寄养家庭和志愿者都不多。”王靖宇说,目前河南、上海、山东也正在筹建导盲犬培训基地,其中资金、人才是最大瓶颈。
记者观察
不远的春天
“要让导盲犬走进公众生活,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广州威皇宠物中心有关负责人认为,对于导盲犬的培训必须有专业的训练师和训练环境,目前多数私人训练基地还没有具备这样的条件,其中很重要一个因素是“了解导盲犬的人太少,相关政策的出台、细化、落实也相对滞后”。
2008年4月,《残疾人保障法》修订通过,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相关规定。这是中国法律首次提及“导盲犬”。
2012年8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正式施行。其中第十六条规定,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尽管条例已经实施,但由于国家层面并没有做出具体要求,各地执行起来缺乏细则,导盲犬因而也“待遇不一”。
2009年4月30日,南航制定了承运导盲犬的规定:携带导盲犬乘机,必须在航班起飞前至少48小时向南航提出携带导盲犬乘机申请,并提供有效的动物免疫证、动物检疫合格证、动物训练合格证明书等身份证明和检疫证明,如果符合运输条件的导盲犬可以由盲人旅客免费携带并带入客舱运输;2012年8月29日,广州地铁明确表示,视障乘客本人可携带导盲犬乘坐广州地铁,需出示《视力残疾人证》或者《重度残疾人免费乘车证》,并需同时出示导盲犬出生证、驯养证或领养证三种证件之一。
但不少地方导盲犬、扶助犬上公交车、出入公共场所仍会被拦。陈燕和珍妮就曾多次被拦在公共交通设施、公共场所的门外;lucky也曾因公交车司机强硬关门而被夹伤了前爪。
王靖宇建议,政府可借鉴国外经验,早日出台导盲犬行业准则。
“我很感谢不认识和认识的人都来帮我寻找万福……”两周前,万福失联超过30小时,羊城热心人士的举动让富明慧及许多网友都十分感动,不少人甚至在微博上发言,“爱护导盲犬,从身边做起”。
一直关注万福从走失到寻回整个过程的王靖宇对广州赞口不绝。他认为,面对残障人士出行难这样一个社会问题,也许,一个温暖的行动或细微的留心就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改变。
无论对视障人士还是导盲犬来说,其实春天并不远。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4-12/25/content_73838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