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 11月12日,适逢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90周年校庆日,中山大学以务实进取的作风迎接这一历史时刻。当天,百年历史档案回归,文化信息中心奠基,两岸中大学子以交响乐的方式抒发浓浓的赤子情怀。
由于历史原因,中山大学建校到院系调整期间的档案(1912年-1952年),共计5466卷,照片3000多张,文革期间移交到了广东省档案馆。这批历史档案是中山大学及岭南大学、法商学院等13所前身院系筹建、成立、发展变迁及新中国成立后高等院系调整时间学校的原始档案,见证了中山大学从建校初期到逐渐壮大的发展历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校史研究价值和历史参考意义。
经过近30年的努力,这批历史档案数字文件终于在校庆之际,回归中大。12日上午,广东省档案馆馆藏中山大学历史档案赠送仪式在广州举行,广东省档案馆将125263件中山大学珍贵历史档案数字文件正式移交给中山大学,广东省副省长徐少华、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陈春声等出席仪式。中大还与广东省档案局就共建广东档案科学技术研究院签订备忘录。广东省档案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建立,旨在推动华南乃至全国档案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突显广东档案科学技术研究的特色与优势,为我国档案科学技术推广提供经验。
同一天,中山大学文化历史信息中心在中大南校区举行奠基仪式。该中心将按照博物馆、校史馆、档案馆及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馆四馆合一的功能设计,建成以后,将在成果展示、馆藏展览、文化传播和教学科研等领域对中大产生长足的影响,更有望成为地域文化的集中展示点、岭南文化集中展示点和广东省教育成果对外窗口。
当天晚上,由两岸中大师生共同演绎的交响音乐会隆重举行。这场90周年的音乐庆典,由两岸中山大学的乐团在四个校区倾情演奏,重温校友冼星海、马思聪、黄友棣、卢家炽、陈德距和陈小奇等人的经典作品。其中包括《保卫黄河》、《思乡曲》、《杜鹃花》、《春郊试马》和《山高水长》等名篇。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学术与文化中国南方重镇和人才培养南方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