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从广州市科信息局了解到,自今年4月1日“天河二号”正式对国内外用户开放以来,实现了高性能计算应用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有力地推动科研发展。目前累计用户220家。已支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60余项,广东省和广州市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应用覆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能源科学、宇宙科学、经济学等领域。
实现从基础到应用的融合
位于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校园内的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全世界的超级计算机500强,每隔半年就有一次排名榜。自2013年6月以来,“天河二号”已经三次蝉联“世界冠军”。
超算中心主任袁学锋介绍,“天河二号”双精度浮点运算峰值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测试性能每秒3.39亿亿次。这意味着,“天河二号”运算1个小时,中国13亿人口,人手一个计算器,需要运算1000年。而“天河二号”的建设目标是,每秒钟可达10亿亿次以上。更让人欣喜的是目前“天河二号”已实现从基础到应用的融合。
自今年4月1日“天河二号”正式对国内外用户开放以来,累计用户220家。已支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60余项,广东省和广州市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应用覆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能源科学、宇宙科学、经济学等领域。
高性能计算应用 推动科研发展
据介绍,“天河二号”在大型基因组组装和基因测序、生物医学、高通量药物筛选、污染治理、大型飞机设计制造、高速列车设计制造、高超声速发动机燃烧模拟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大科学、大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例如,C919大飞机高精度外流场气动计算,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全机复杂构型高精度大规模数值模拟。中国商用飞机设计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在“天河二号”计算6天,完成了其自身计算平台约需2年的工作量。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利用“天河二号”开展了75万个小分子化合物的结合亲和力评估,完成了600多个各类药物的体内外活性测试评价,获得500多个老药、天然产物、商业化合物,为医治恶性肿瘤、乙肝、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提供了药物先导化合物。华大基因利用“天河二号”开展极大规模基因组组装计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据悉目前东莞的国家散裂中子源使用中子来对物质进行表征分析时,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该项目与“天河二号”已经开始接洽商议合作了。专家认为两个大科学设置相隔百里,牵手合作,实现“天下第一算”,将有力地推动珠三角科技产业快速发展。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4-11/11/content_7368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