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光明日报】暗物质存在的新证据被发现

稿件来源:光明日报2014-09-20第4版 作者:吴春燕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4-09-22 阅读量:

本报广州9 月19 日电 从中山大学获悉,阿尔法磁谱仪实验(以下简称AMS)的新成果19日发表。此项成果是基于AMS 在国际空间站上量测并分析的410 亿件事件而取得的,进一步显示宇宙射线中过量的正电子可能来自暗物质。

AMS计划的主持人是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2011年升空的AMS由国际空间站搭载,任务是寻找暗物质并探寻其起源。根据现有理论,宇宙中的暗物质远远多于普通物质,暗物质碰撞会产生过量的正电子,阿尔法磁谱仪可对宇宙射线中的正电子进行精密观测。此次AMS测得的正电子分率(即正电子占电子与正电子总和的比例)在精度上有所提升,观察到的410亿个宇宙射线事件中,约有1000万个是电子或正电子。研究人员说,观测到的正电子分布特征与暗物质理论的某个模型一致,该模型认为暗物质由一种称为“中轻微子”的粒子组成。不过,这些过量的正电子到底是来源于暗物质,还是来源于脉冲星等天文现象,还需要进一步分析确认。另外,宇宙射线中电子与正电子的通量(即单位时间里通过单位面积的粒子数量)分布显著不同,其特征也显示,过量的高能正电子有可能来自于暗物质碰撞。

据悉,中山大学参与了AMS 并负责AMS硅微条轨迹探测器热控系统的建造。

原文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images/2014-09/20/04/2014092004_pdf.pdf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