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伉俪校友捐赠母校3200万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2014-08-20第A12版 作者:雷雨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4-08-20 阅读量:

南方日报讯 3212万元!19日上午,中山大学举行“芙兰奖”续捐仪式,该校化学系63级校友陈运河和物理系64级校友刘修婉伉俪再向母校捐赠1660万元,累计捐赠超过3200万元,这也是中山大学接到的以个人名义捐赠的最大一笔善款。

19年间回馈母校1500万余元

自1995年开始,中山大学物理系就连年收到一笔捐款,要求设立“芙兰奖励教奖学金”,资助教工科研,改善他们生活。让人费解的是,这个落款为“孙念恩”的捐赠人,从不露面。

彼时,中大教师生活并不宽裕。我国著名的光谱物理学家、中山大学教授高兆兰,是中国光学、光谱学的开拓者之一,但她当时一度生活拮据。物理系决定,将芙兰奖励教奖学金颁给高兆兰教授。但这让年迈的高教授陷入不安:“一定要当面见见这位资助人,我才收这笔钱。”

由于高兆兰教授的执着,中大物理系多方查找,这才揭开了捐赠人“孙念恩”的神秘面纱。他们是中大化学系63级校友陈运河、物理系64级校友刘修婉伉俪。“孙念恩”的含义,孙是指孙中山,念恩,即怀念母校、感恩老师。夫妻俩早年求学中大,20世纪80年代移居香港,投身实业。

“大学就是大师,我虽未做科研,但对投身科研的科学家很敬佩。”刘修婉女士告诉笔者,“芙兰”本来是指兰草,借此表达“对名师的景仰,对教育的礼赞。也是寸草对春晖的思念,校友对母校的责任”。

从1995年至今,陈运河和刘修婉伉俪相继设立了中大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奖励教奖学金、中山大学芙兰奖和中大芙兰学术中心,累计捐赠1552万元。19日的续捐仪式上,夫妻俩决定再向母校捐赠1660万元,捐赠期从2014年起一直持续至2028年。

资助年轻学者投身学术

受陈运河和刘修婉伉俪邀请,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院长李焯芬,香港公开大学校长黄玉山以及香港太平绅士、联合出版集团原总经理陈万雄等知名人士专程从香港赶到广州,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大“芙兰奖”评审。

据悉,“芙兰奖”奖励学校科研学术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文理医学科均有分布,以提升中山大学科研学术水平。黄玉山告诉笔者,中大在评审时,着重希望通过正面鼓励,激励年轻人坚持投身科研。李焯芬也表示,最近几年“芙兰奖”获奖者平均年龄越来越低,不仅是对这些学者获得优异成绩的肯定,更是一种对服务社会价值取向的激励。

“陈运河夫妻俩在香港并非大富大贵,平时非常低调,生活非常简单,在香港甚至没有私家车,都是坐地铁出行。但他们对母校的感恩之情让人感动。”中大教育基金会一位老师透露,陈运河和刘修婉伉俪不仅仅捐钱,更心系母校学术科研进步,希望通过“芙兰奖”资助中大年轻有潜力的学者,提升中大科研实力。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4-08/20/content_7341527.htm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