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省出台《关于加强高校“四重建设(即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点平台、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意见》,给广东高校提出新目标:五年内要有高校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五名。不到一年过去,中山大学学科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笔者19日从中山大学获悉,国际权威的ESI排名显示,中山大学有16个学科排名进入ESI全球前1%,国内并列第三,7个学科领域的ESI收录论文总数进入我国“985工程”建设高校的前五,其中临床医学和免疫学的论文总数和总被引数均排名第二,免疫学篇均被引率排名第一。
近两年,ESI评价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在此次ESI排名中,中山大学有1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在内地高校中仅次于北大、浙大,与上海交大并列第三。尤其突出的是,中山大学医学和医学与生物交叉的各个领域的原始创新学术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若干学科领域进入全国前三。其中临床医学和免疫学的论文总数和总被引数均排名第二,免疫学篇均被引率排名第一。“与‘四重’建设前相比,中大医学和医学与生物交叉领域论文的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明显增加,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呈现出在学科高原上形成高峰的趋势。”中山大学校方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这与广东“四重”建设以来,中山大学扎实推进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密不可分。近几年,中大大力推进学科群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围绕大生命学科群建设,推进医学内部各学科之间、医学与生物学科之间的学科交叉融合,突出打造医学和医学与生物交叉领域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同时,中大加大了引进高水平人才的力度,扎实推进国际化,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加强科技与人才培养的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