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是解决目前人才短缺的有效方法。多年来,中山的各大企业与国内各所高校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之下通过合作科技项目,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等方式,为中山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不少的助力。因此校企合作也是本次中山人才节的重要讨论话题之一。在昨日举行的2014年首届“中山人才节”——校镇企人才合作座谈会上,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多所著名院校为中山提出了不少人才工作的好建议。
【校企合作】
学校与中山合作紧密
在昨日的座谈会上,各所高校的代表都表示中山良好的城市环境让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武汉大学代表表示,从高速公路下来,就感觉到中山与珠三角周边城市明显不同的城市环境。
武汉大学代表介绍,武汉大学自从1999年就开始与珠三角各城市陆续展开产学研合作,其后也与中山市的企业进行过合作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对科技要求高,因此我们也愿意把好的学生送到好的企业去,把好的科技送到需要的企业中去。
2010年武汉大学与中山市签订了更紧密合作的建议。据介绍,目前武汉大学在中山设立了两个机构,一个是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另一个是武汉大学广东研究院中山代表处。这两个机构一个主要负责把武汉大学的科研成果带到中山来,一个则是把武汉大学的人才带到中山来。
据了解,目前有2000多名毕业生在中山工作。在北斗项目落户中山之后,武汉大学与中山合作更加密切。
武汉大学代表表示下一步将开展全面、全方位的合作,打造专业镇合作平台,与企业优势互补,同时还将为优秀企业到武汉大学招聘铺平道路,让更多人才能够来到中山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代表也介绍,北京理工大学一直以来都与中山有紧密的合作关系。2008年北理工和中山市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合作初期,双方通过项目进行合作,到现在已经和近100家企业合作过超过100项科技项目,并且和中山众多知名企业都已经合作过。
北理工代表表示,但是通过多年来的合作发现,如果只是单个项目的合作难以持续。因此现在和中山的合作已经开始侧重建造各种平台,尤其是培训人才的平台。“因为我们发现,各种项目的合作最核心的离不开人,吸引人才或者培训人才的平台,针对镇区的产业来进行特定的培训人才”。
【学校建议】
中山应抱团揽才
在昨日的讨论会上,各大院校也为中山揽才留才工作带来了很多非常有用的建议。中山大学代表表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可是政府和企业却又互相找不到想要的人才,这是目前人才工作一个矛盾。他认为,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校企双方的信息互通不足。他建议政府搭建一个双方交流的平台,让企业和学校互相知根知底,实现人才高效率的供给。
另外他还认为,目前中山的知名度尚未很足,想要让毕业生认识中山,必须让企业们集聚起来进入学校招聘。“此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就组织了数十家企业进入到我们校园进行招聘,就签约了不少毕业生。”比如一些研究生,大多数都是已经成家的,如果两夫妻都在同一个地方找到合适的工作,那么前往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华南理工大学的代表表示,沟通非常重要。华南理工大学代表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了这个问题。2008年开始到中山跑企业,直接跑到企业大门想要和企业领导进行会面,可是却被门卫拦住了,最后还是通过当地的生产力促进中心才敲开了企业的大门,因此他认为,平台都非常重要,目前中山所搭建的高层次人才俱乐部就是一个人才交流的好平台,他认为必须坚持下去。
【企业建言】
提升服务水平
昨日座谈会上,格力电器、大洋电机、金马游乐等中山不少著名的企业也来到现场提出了自己对中山人才环境的建议和与学校合作的一些意向。
格力电器代表介绍,最近到湖南、河南等地的一些学校招聘发现,当地学生虽然都知道企业本身,但是一听到在中山就放弃了前来中山的想法。所以他认为应该由政府来牵头组织中山的知名企业共同招聘。利用中山企业的名声来提高中山的名声,让毕业生知道中山有众多的知名企业,从而提升他们对中山的认知度。
TCL的代表则认为,中山对人才政策的解读仍然未够充分,企业很多有资格享受这些政策的工程师根本就不清楚政策,因此他希望能够有更多政策的宣讲。另外他认为对于人才的服务也还有所改进,例如在职称评定上,企业的工程师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评职称。他认为这些细微的工作如果不到位都会影响到人才对中山的归属感。
10企业10高校合作对接
据中山市人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校镇企人才合作座谈会是充分发挥政府当“红娘”的职能,借助原有的“3·28招商经贸洽谈会”品牌效应,大力开展招才引智的活动,为中山市企业转型升级牵线搭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市人才办经过精心策划,广泛收集全市24个镇区、企业的人才和科研项目合作需求,最终筛选出10所高校、10个镇区、10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项目对接,并在昨日的座谈会上举行了签约仪式。其中包括:武汉大学与石岐区的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有限公司、中山大学与火炬区的中山百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与东升的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与三角镇的中山市誉鸿电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与南头镇的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