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2014年首届“中山人才节”——校镇企人才合作座谈会在中山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召开,筛选出10所高校、10个镇区、10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项目对接。
促成学校与品牌企业的人才合作
记者了解到,除注重与高校的合作外,今年,结合中山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大量技能型人才的实际,促成了肇庆市技师学院、阳江市高级技工学校与我市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对接,他们将在技能人才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方面展开合作。
去年,借助“3·28”招才引智活动平台,举办了首届校镇校企对接座谈会。据悉,30多家大中型企业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市人社局也与湖北大学等7家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主要涉及人才培养和引进。华中科技大学等合作高校的1000多名毕业生加盟中山市企业;湖南工业大学等多家院校在中山市多家企业建立了毕业生实训基地。
此外,昨日下午,首届“中山人才节”——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洽谈会在中国游戏游艺产业基地港口镇召开。《郎雀》产业化开发、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中山服务中心)等10个重点项目在会场举行签约仪式。
计划成立“新三百”人才俱乐部
昨日上午,不少高校、企业的负责人纷纷对“找工难、招聘难”这对矛盾进行了探讨。
中山大学的与会代表认为,从集聚人才效应的角度看,地方政府能够组团到学校开展人才招聘宣讲,效果非常好。他认为,为了长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招聘的旺季,政府可以组团携带当地知名企事业进入高校进行招聘。
中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洪焰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政府搭台组织企业抱团外出招聘认为“挺好”。他说,单枪匹马出去,即使是知名企业,也可能如企业说的“气场”不足。中山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专职副主任李全庆透露,将来会成立一个“新三百”人才俱乐部,针对中山的重点企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包括让企业组织企业主、中层管理人员开展活动。还有组织普通员工,也可解决找对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