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大硕士,毕业后从机关来到基层,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身为小学老师,她没有简单地念课本,而是创新方法,把无关升学却至关重要的“德育”做得有声有色;他身高1米9,在家里照顾病妻带孩子,工作上也不甘人后;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白天扫街,晚上打散工,在丈夫去世后撑起一个家。本期《文明导报》为您讲述广州四位普通百姓的故事。
贺毅:扎根基层守护平安
贺毅走过华侨新村街道,散步的居民会和他打招呼“贺SIR”。他们都熟悉,这位社区民警常走访街头巷尾,解民忧纾民困,出警调查案情,甚至群发短信提醒诈骗新术。
一个中山大学经济法硕士毕业的高材生,离开机关科室,主动扎根社区做一名普通民警。10年过去了,他用行动回答质疑,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一开始,这一举动招致很多不解。“我的想法很单纯很实在,就是要在基层干出一片天。”贺毅说。很快,他以知识、眼光和能力,推行科技化社区治安防范理念,最终建立起“一个平台、四个系统”(社区警务信息群发平台、社区视频监控系统、社区二级报警系统、治安联防队员绩效考核系统、治安联防队员电子巡更签到系统)。
有一次,一位社区居民去了外地,手机突然接到报警提示。当他慌忙打电话给贺毅时,贺毅与治安联防队员已经快要到他家了。原来,小偷一旦触动居民家中的红外光,报警设备就自动将入侵信息通报居民和民警。
对社会上兴起的新事物,贺毅首先会去想,这能不能在社区警务里发挥作用?正是这种多想多干的工作态度,10年工作中,贺毅善用科技勇于创新,创造了很多第一,成为了全国公安系统社区治安防范的“科技先锋”。从2007年至今,华乐社区刑事案件以50%的比例逐年下降,2008至2012年,社区三类可防性案件实现“零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