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群众最关注的“看病难”问题,关键是壮大基层医疗力量,然而目前基层医生护士很少有进修学习机会,知识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很难得到患者信任。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麻醉系主任黄文起教授建议,政府应设立县级医院医学教育预算,保障基层医生护士不断提高技能和水平。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软实力
据2011年的数据,广东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8.6万人,共有执业(助理)医师18.6万人,注册护士18.2万人。近些年广东不断加大县级、镇级以下医院和医疗机构的硬件建设和人员配置,但如何让医学生留在基层、服务基层,如何让老百姓自愿去基层医院看病,这就关系到基层医疗机构软实力的不断提升,县级医院医生护士的继续教育问题就无法回避!
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学校毕业后5年不继续受教育,知识陈旧率达55.8%;8年达75%。“然而目前县级基层医院医生护士的继续教育存在很大问题。”黄文起说,由于没有明确继续医学教育专项经费投入,管理者未将相关培训信息传达,致使部分医护人员无法获得信息;并且基层医院长期重视不够,缺乏长远职业规划;许多管理者和卫生技术人员均认为参加继续教育只与晋升职称有关, 对继续受教育热情不高, 甚至有抵触情绪。
“总的来说,没有明确继续医学教育专项经费投入和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匮乏和是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矛盾。”黄文起建议,政府应牵头成立专项县级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经费预算,专款专用,解决基层单位和个人外出学习的经济保障。“以政府投入为主,单位自筹部分,个人承担少部分。”
应投入继续教育专项经费
黄文起还建议,形式应灵活多样,以短期培训、业余学习和自学为主,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灵活、成本低廉等优势,多安排远程学习。他在调研中发现,基层医务人员认为比较合适的教育形式有单位组织自学、临床病例讨论、参加学术会议等;另外还有外出进修和专家现场指导,根据大多数人的要求开设专题讲座等;比较合适的频率为平均每周5小时自学, 临床病例讨论平均每月1-3次, 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或会议平均每年1-3 次, 院外进修平均每5年1-2次、每次3-6个月。
黄文起还对费用做了测算:每年参加省内学术会议1次,费用大约2000元(交通费500元,注册费800-1000元,住宿费500-1000元),参加市级学术活动2-4次,总费用大约1000元;每5年外出进修6个月(可以单次进修3-6个月或者每年专科短期进修2-4周),进修费3000元,进修补贴2000元/月,住宿补贴750元/月,约合1.95万,平均每年的支出约为0.39万。“这样每位基层医护人员每年外出学习支出约0.69万。”
截至2011年,广东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8.6万人,“按此测算,广东要支出约33.54亿,如果政府投入70%,医院负担20%,个人负担10%的比例,政府支出约为23.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