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近日发布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珠三角草根环保组织大多处于生存阶段,近7成年收入不到10万元。省环保厅近日表示,全省在“十二五”期间要培育扶持300个环保社会组织。此外,将在东莞、广州率先放开公募权,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
八成全职人员干不满2年
昨日下午,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透露,目前珠三角的环保社会组织约有280多家,全省环保社会组织不到300家。但有环保公益业界人士透露,其中有一些环保组织是空壳,常年联系不上。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健刚发布《珠三角环保社会组织发展状况调研报告》,2013年5-10月份调查采访194家珠三角环保社会组织,其中草根环保组织有55家,分布在珠三角,占样本总数28%,收入规模在0 .05万到284万元,平均23.7万元/家,68.4%的组织2012年度总收入在10万元以下。大多数还处于生存阶段,65.8%的工作人员月薪在3500元以下,41.8%的全职工作人员年龄在25岁及以下,82.3%的全职工作人员在组织任职时长不超过2年。
东莞或率先放开公募权
省环保厅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表示,环保公益在民间实行起来确实比较困难。近日全国上下都在讨论雾霾,因为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问题了,公众会就觉得环境保护很重要,但“这阵风”过后可能又恢复了原样,不会有什么改变。热点问题尚且如此,那些长期存在的污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就更难吸引人们的广泛关注。
不过,省环保厅副厅长黄文沐近日曾向媒体透露,环保厅今年年初起开始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环保社会组织培育引导的实施意见》,近期有望出台。《意见》提出,全省在“十二五”期间要培育扶持300个环保社会组织,打造3-5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龙头环保社会组织。此外,广州、东莞等率先放开公募权、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