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人?应聘什么岗位?有消息我们会电话通知的。”苦苦排队一个半小时应聘广州某三甲医院,中山大学药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小黄只等来面试官的三句话,甚至都没有自我介绍的机会。
在4日举行的2014届高校毕业生系列供需见面会医药专场中,大量毕业生扎堆大城市的三甲医院,苦苦排队却难逃“炮灰”的命运。有就业指导老师表示,毕业生需要调整自己的就业观,而相关部门也应该给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更多保障。
在招聘会现场,各招聘单位摊位前出现报名“冷热不均”现象。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三甲医院虽然招聘岗位基本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摊位前仍排起上百人的长龙。而同在广州的不少区级医院或社区医院摊位前,则相对冷清很多,最多只有20人在排队。
部分欠发达地区医院的摊位前几乎无人问津,云浮郁南人民医院大部分岗位仅要求大专学历,但一上午只收到十几份简历。中山大学药学专业的小黄表示,自己虽然是药学专业,但希望有机会多接触临床,成为一名临床药师,而目前只有大医院才有相应的岗位,去了基层医院,培训、交流的机会相对少很多,自己的梦想几乎难以实现。
欠发达地区医院招人难的同时,不少医学类本科生则大呼求职难。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处处长叶清分析说,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招聘时,只有个别岗位招本科生,很多本科生眼睛都只盯着这些医院,就业肯定难。
“今年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就业岗位增加了25%左右,需要更多的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就业。”叶清建议,对于到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例如每年有一定比例的机会调动到大城市医院工作,或在同等条件的应聘中给予优先照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