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都市报】秋高气爽,观鸟去!

稿件来源:南方都市报2013-11-01第AII31版 作者:米春艳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3-11-01 阅读量:

秋季,除了本地的留鸟,候鸟也开始南归,正是观鸟的好时节。不过,对于一些广州人而言,地铁线路或许很熟悉,但观鸟线路却是头一次听说。本期必答,不如跟随中山大学探险协会观鸟队队员汤腾的指引,趁着秋高气爽一起观鸟去。

[观鸟线路] 华南植物园适合初学者练手

Q:广州秋天有什么鸟?

A:广州的秋天,有留鸟(四季常驻的鸟),也有旅鸟和冬候鸟。秋天是鸟类非常活跃的季节,广州主城区内一般能有100多种鸟,算上远郊山区和南沙的海滨湿地则有超过300种,具体的种类就不一一列举了。

Q:广州适合观鸟的地方有哪些?这些地方栖居的鸟类有何不同吗?

A:广州适合观鸟的地方很多,在主城区内主要是各处公园及大学校园,例如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华南植物园、白云山、中山大学南校区、大学城湾咀头公园、海珠湖湿地、莲花山、黄埔长洲岛等。只要是树林较为茂盛的地方,一般都是鸟儿聚集之地。远郊主要分为北部的山区森林(流溪河森林公园、石门森林公园、溪头村)和南部的滨海湿地(南沙湿地)。由于栖息地环境的不同,鸟类的组成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城区里以少数几种适应城市生活的鸟为主,在春秋候鸟迁徙时可以见到多种短暂停留的过境鸟。南沙湿地则以水鸟为主,有多种鹭、鸭、鹬鸻及秧鸡。

Q:对于普通市民而言,有哪些观鸟线路值得推荐?

A: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华南植物园里面的棕榈园和山茶园后湖泊更适合观鸟。棕榈园有白头鹎、红耳鹎、乌鸫、珠颈斑鸠等常见鸟类,偶尔也有普通翠鸟出没。山茶园后湖泊则能常见到普通翠鸟、白胸苦恶鸟、红嘴蓝鹊,有时也能欣赏到叉尾太阳鸟等。从线路上来说,华南植物园内有两条观鸟路线,每条观鸟路线行程约90分钟,能看到的鸟种约为10种。另外,每逢周六上午8时至11时,华南植物园都有来自省内各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带队导游,可为那些不熟悉园内路线的观鸟者提供方便。而且,植物园还免费提供单、双筒望远镜。对于观鸟初学者来说,华南植物园是个不错的选择。

[观鸟装备] 望远镜+鸟类图鉴+纸+笔

Q:观鸟需要什么装备?去观鸟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A:望远镜是必不可少的。据了解,15-60倍的望远镜配合三脚架适合观察水禽和固定目标,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观鸟者可以自备一个双筒望远镜。还需要一本鸟类图鉴、笔记本和带橡皮擦的铅笔。鸟类图鉴推荐《香港及华南鸟类》(尹琏等著,香港特区政府印务局出版),此书适合广东观鸟者使用。笔记本最好是便于携带的无格子笔记本,以便在观鸟过程中用图和文字记录有关内容。用铅笔记录可避免雨淋或水浸湿导致字迹模糊不清。如果观鸟地环境较为险恶,则需要带一定量的蛇药。另外,着装要低调,衣服颜色要接近自然环境色(例如深灰、褐、暗绿、米黄等),尤其不要穿醒目明亮的红、黄等颜色,以免观鸟时引起鸟的警觉。野外观鸟时,为防止蚊、蛇等叮咬,应穿长裤长褂。衣裤上最好有合用的口袋,可以装一些零碎物品。脚上最好穿高腰皮鞋或旅游鞋,如去水边湿地则可穿雨靴。

[观鸟要点] 观察鸟的特征和行为

Q:观鸟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A:一天中最佳的观鸟时间在清晨或者黄昏,因为这是鸟儿最活跃的时段。观鸟首先是找鸟(看树叶、水面的异动,听鸟的声音),在接近鸟的过程中要保持安静,步调缓慢轻柔,肉眼看到鸟后就换望远镜仔细观察,记住它的特征和行为并记录下来。

一般观鸟的时候需要仰着脖子,因为它们经常在比人高的树上,这时候就容易忽略周边的危险,例如脚下的地是否平整,周边是否有蛇虫鼠蚁等,需要额外地留意,即便在很投入地观鸟的时候,也要时刻留意脚下。

Q:观鸟应该观察哪些要点?

A:观鸟时,要注意鸟的体形与形状(大小:以常见的鸟类作为比较标准;体形:是圆胖形或者是长细形;嘴的大小与形状:是长,是短,是粗,是细,是笔直还是弯曲)、行为模式(停栖时的姿态:是挺直或者呈水平状;尾羽的摆动方式:是绕圈或上下摆动;停于树干的姿态:是攀附于树干上或者上下左右行走;停飞方式:是成波浪行还是呈直线形,是否会在空中盘旋,是否会在空中定点振翅)、鸣叫声、体色(脸与头部:脸部是否有眉斑、眼圈、过眼线、头部是否有中央线或者横斑;腹面:腹或胸是否有横斑、纵斑或斑点;体背与翼上:体背是否有斑纹,翼是否有翼带;腰与尾:腰部呈何种颜色,尾羽是否有明显的斑纹;飞行时翼上:是否有白色翼带或白斑,翼与背的颜色对比是否明显)、出现地点与时间。

[观鸟守则] 只可远观不可近看近拍

Q:观鸟时,要遵守哪些基本守则?

A:观鸟首先要以保护鸟类为前提,观鸟时要秉持“只可远观,不可近看”的原则,时刻与鸟类保持适当距离,不可过度打扰鸟类正常的生活。尤其是在求偶和育雏的期间,如见到有鸟巢和鸟蛋后,不可以触摸,也不可以近距离拍摄鸟类的育雏行为(亲鸟受到惊吓后可能会弃巢)。不随意捡拾掉在地上的幼鸟,不向外透露鸟窝的位置。拍摄野生鸟类,应采自然光,不可使用闪光灯,以免惊吓它们,更不可使用不当方法引诱其现身,如放鸟鸣录音带、击掌、丢掷石头等。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