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六祖文化讲堂”第六讲在广东新兴中药学校教工之家顺利举行,来自中山大学哲学系的冯达文教授向各界学者,以及广东新兴中药学校广大师生介绍了孔子及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及相关特点。
冯达文表示,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者爱人”,从家庭出发,强调一种社会的关爱,要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儒家的观点提倡人们对个人名利要看淡看轻,“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冯达文教授指出,只有对中国三大圣人有基本的了解,才能对六祖文化有所了解并接受。我们平常在生活中要培养爱心,多去关爱自己的亲人,并把这种爱推向社会,做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和谐相处。
把入世和担当结合起来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在世的时候被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孔圣人,万世师表。由孔子建构的儒学的主要特点,就是力图用道德理想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推动世界走向太平之治。
冯达文教授指出,中国的古代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特点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所谓“出世的精神”就是指对名利要看得淡一点,对个人的追求要减少一点,对世间的各种名利的争夺要超脱一点。但是出世也不是把自己挂空,还要入世承担社会文化的各种责任,做应该做的事业,这是入世的担当。
把入世和担当这两种思潮结合起来,用中国古人的话来讲就叫做:“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就是一定有很高的理想,而中庸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担当。“只有很高的理想,而没有日常的担当是落空的,但如果只低头做事而没有具体的理想,也是落空的。”冯达文说。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从公元前722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差不多500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中国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年代。冯达文教授详细介绍了这段时间历史变迁的基本特点。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这是孔子和儒家面对的当时的社会现实。这既是外在的一个状况,同时也导致了人心人性发生了变化。
春秋以前人们讲究教养,精神教养,精神气质,当时太学所教的是诗书礼乐。但是到了战国时代,风气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交易互利的关系。
理性和信仰间保持平衡
把世界几大文明相比较,古希腊希望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平、道德水准,知识的提高使人们更注意到教养。但冯达文教授指出:“有很多知识水平很高的人,他干事会更残忍。这就可以看到靠提高知识水平来提高道德,并不是完全可靠的。”
古印度希望靠宗教信仰来提高道德水平,但是这个是要在所信宗教的范围内,宗教信仰过分强烈会影响其有效性。
中国的儒家回归到人的情感,回归到人们最本源的,最真实的生活世界里面。人类最本源、最真实的生活就是家庭生活。在家庭生活里面就一定会有亲情,所以家庭生活中的情感可以提升我们的灵魂。人最真实的生活还包括人不仅离不开家庭,人也离不社会。在吃的用的每一样东西中,都会体会到他人对自己的意义。
冯达文教授介绍,儒家强调体会,强调感受。这个感受是从“我”的状况、“我”的需要去感受的。所以儒家讲“有我”,而宗教一定要讲“无我”。要从“我”出发,体会到他人和“我”是一样的。所以产生一种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情感。从这一点来讲,儒家思想带有一种普遍性。
儒家的特点既不是很强烈的宗教信仰,也不是很强烈的知识理性。儒家回落到救世、救人的一面来讲,它是理性的。如何在人间寻找救世救赎的力量,这是一个价值信仰。所以儒家在理性和信仰之间是保持平衡和张力的一个体系。
一方面儒家有信仰,但是信仰是经过理性的洗礼的,所以这种信仰不会过分张狂。同时儒家的理性又有信仰作为支撑,所以理性不会落到功利计算的层面上。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儒家缔造的一个体系。
专家听众互动
问题1:惠能可以与孔子老子一起并称三圣吗?
叶琳(中药学校学生):我觉得无论老子孔子还是惠能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老子建立道家,孔子是万世师表,惠能则用佛教的一些知识教化世人,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王芬芬(社会人士):老子和孔子分别是道教和儒教的创始人,从这一点,我觉得惠能与孔子老子一起并称三圣有点勉强。
冯达文:其实老子、孔子、惠能都是我们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惠能用佛教教化世人,老子创立道教,孔子创立儒家,他们都在中国文化中有很高地位和很大的作用。惠能的思想直指人心,讲究佛性,告诉人们顿悟也能成佛。在他们身上我们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问题2:个性鲜明不一定受欢迎,但创新可能就靠他们,所以很多人认为儒家思想太过中庸,您怎么看?
王芬芬:儒家思想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传统文化,中国在数千年的时间里领先社会,儒家还是有一定功劳的。当然文化要与时俱进才可以,核心不变,但是它的形式可以发生变化。
叶琳:我觉得还是需要讲儒家思想的,毕竟孔子他们主张的是教会我们学会关爱他人,以“仁”的观点去做人处事,我们的社会现状特别需要这种思想。先做人后做事,我们学生只有先学习好怎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再多学习别的科学知识丰富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冯达文:儒家思想是从家庭出发,强调一种社会的关爱,要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才是它的意义。在儒家思想的发展中也指出,在精神和教养上是人人平等的。现在很多人开始热衷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对功利的追求,而儒家的观点正好提倡人们在这种情况下对个人的名利要看淡看轻,“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刚才所说的创新性突破需要的个性人才和儒家所倡导的并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它们是属于操作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
问题3:如何把孔子的思想融入到生活中来?
叶琳:我认为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友爱同学其实就是把儒家的思想融入到生活中了,因为儒家的思想就是仁爱。
王芬芬:儒家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其实或多或少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了,每一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可以这样说儒家文化是我们现在道德文化的基础。所以只要我们多重视自己的德行,就是把孔子的思想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冯达文: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者爱人”,所以我们平常在生活中要培养爱心,多去关爱自己的亲人,并把这种爱推向社会,做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和谐相处。从身边做起,推动精神文化,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