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4岁男孩小凯,原本被认为最多还有一年生命,但一次成功的换心手术,给了小凯重生的机会。据悉,这是文献记载的全国成功施行的年龄最小心脏移植手术。
严重先心病 从小被“圈养”
4年前,小凯才出生20天,就被检查出患有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为了避免感染,小凯长期待在家里不敢外出,平时,至少要有两个大人跟随身边,生怕有什么闪失。即使是这样,小凯依然是医院的常客,已经住了十几次医院,最多的一次住了20多天。
一年前,父母发现小凯的前胸部逐渐隆起,并有进食后呕吐的现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主任吴钟凯教授在检查过后表示,唯一的治愈方法就是心脏移植,否则小凯最多再活一年。但是,国内现阶段小儿心脏移植经验不多,这一方面是由于儿童心脏供体极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手术难度极大。国际上,儿童心脏移植一般也会要求在5岁以上。之前,有报道的最小年龄成功手术是在武汉施行手术的8岁女孩。
供心出现 艰难移植获成功
或许是命运的眷顾,9月16日,与小凯年龄相仿的供心者出现了:一名高空坠落致死的两岁半男孩,贡献出了自己的心脏。9月18日,手术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医生在术中发现,由于小凯患有扩张型心肌炎,供心仅为受体原心脏的1/3大小,心脏上的血管大小也不相吻合。手术医生临时改进手术方法,每一针都精细缝合,逐一破解上述难题。
经过近4个小时的紧张手术,供心在植入后血流开放刹那间自主复跳。术后第二天,小凯就撤下了呼吸机,第三天就能下地行走。
昨日,记者在病房内见到了小凯,活泼的他外表看上去与健康孩子无异,还会调皮地对着记者做鬼脸。吴钟凯表示,以小凯目前的恢复状况,今后他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器官捐献渐被公众理解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王深明介绍,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理解器官捐献事业,为更多的患者带来了重生机会。2010年前,该院公民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共做了11例,2011年11例,2012年46例,2013年至今已经做了42例。据了解,从去年开始,自愿捐献首次超过死囚捐献和亲属活体捐献,成为该院移植器官的头号来源。今年该院开展肾移植手术230例,其中150例以上使用了自愿捐献的器官。王深明呼吁,社会上对器官移植事业倾注更多关注,让更多等待移植的病人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