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新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除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项目外,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也全面启动。昨日上午,南沙新区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社咨委”)成立。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蔡禾、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岳经纶、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理事长周林生等15名广东社科界的顶级专家成为首届社咨委委员,为南沙社会管理创新出谋划策。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区委书记丁红都出席并与专家交流。
5年内:
港澳公益组织有望直接登记
在会议上,专家委员们对《广州南沙新区社会管理服务创新专项规划》进行了热烈讨论。
据悉,《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学习借鉴港澳经验,建立具有南沙特色的政府、社会组织、个人三级互动的社会管理体系,借助人才特区政策,优先引入港澳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并资助本地优秀人才外出学习交流, 扩大本地组织与港澳组织的项目交流与合作,探索拓展政府购买服务提供方的多元背景,尝试引入购买境外机构的专业服务。五年内,分批有步骤开放港澳公益类,文化类,体育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
专家:
保留传统文化遗产很重要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教授蔡禾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随着南沙人口的集聚扩张, 需在公共服务上寻找优质人群、本土原住民以及普通人群(中低阶层)的利益均衡点,形成优质的生活圈。
第二,关注发展过程中社会利益矛盾的问题,应提早做出机制性的考虑, 如未来的劳资关系、农地关系、境外人群权益关系等,在加强法规建立、法律救助体系的建立方面要逐渐完善。
第三,作为广州的新城,如何保留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乡村共同体至关重要,在城市快速的扩张中,要充分发挥乡村社会族群的正能量作用,让乡村共同体成为社会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