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中山大学物流工程与管理系主任、教授宋海清:培养青年教师 要多些“雪中送炭”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2013-05-29第A07版 作者:雷雨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3-05-29 阅读量:

■ 我的中国梦——青年文化英才系列访谈

一个成熟的社会,不应该一味地追求GDP的发展,更应该看重社会的道德、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等。

——宋海清

美国供应链管理学会的“博士论文奖”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只奖励1个人,近30多年来从未有亚洲人获此殊荣,而他填补了这一空白;他的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物流管理领域的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他就是34岁的中山大学物流工程与管理系教授、系主任宋海清。

他2000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理学、管理学双学士学位,2005年获香港科技大学物流管理博士学位,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完成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物流工程与管理系是国内物流管理研究的学术重镇。宋海清的研究方向主要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运营管理等领域。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该领域国际顶尖的学术期刊《Operations Research》上,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在该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者之一。

宋海清授课深受学生欢迎,多次获得岭南学院董事会奖“杰出教学贡献奖”二等奖及其它教学奖励。除了教学和研究之外,他还主持了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众多与企业合作的项目,为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是中国物流学会会员和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宋海清说,他把低碳物流和绿色供应链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目前获得了一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期望能提出更多让企业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两全其美的管理建议。

?对话

南方日报:你的梦想是什么?怎么理解“中国梦”?

宋海清: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我不求大富大贵,只希望能“衣食无忧”地传道授业和做自己想做的研究。一个成熟的社会,不应该一味地追求GDP的发展,更应该看重社会的道德、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等。真正理想的社会,是每个人都能安居乐业,每个人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所屋。中国梦是由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梦想所组成的,要在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中实现个人幸福。

南方日报:青年教师成才问题是中国大学面临的共同难题,很多青年教师面临生活、科研、家庭等多重压力。而你不到35岁就获评正教授,取得了许多荣誉。你是怎样克服这些压力的?有什么感受和建议?

宋海清:青年教师确实面临很多重的压力,其实其它行业的青年人也一样。对于青年教师培养来说,要创造一个公平、有序、透明的工作环境,对青年人多一些支持和包容。应该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少做锦上添花的事情。从经济学的边际效益讲,给青年人雪中送炭的边际效益远远大于给功成名就者锦上添花的边际效益。

南方日报:广东要加快发展,物流业可以发挥什么作用?对于珠三角和粤东西北这两个交通条件不同的区域,发展现代物流业,有何建议?

宋海清:物流业是一个服务产业,它是为生产制造业服务的。物流行业有个“软三元”的概念,就是说,市场上售价为4元的产品,其生产制造成本通常只有1元,剩下的3元为流通成本。由于产业发展已经基本成型,生产制造的1元成本是“硬”的,很难再降低,而由于我国物流系统效率比较落后,3元的流通成本则有很大的降低空间。因此,一个区域物流业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其生产制造业的竞争力。

物流业与生产制造产业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区域的物流业的发展一定要和该区域的制造产业相匹配。珠三角的物流业从规模上讲已经够大了,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培养一些龙头企业,以及提供物流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关于粤东西北,可能还是要以发展农产品物流为主。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