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山大学黄仕忠教授等整理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子弟书全集》新书发布会暨子弟书艺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子弟书是由清代八旗人士创制的一种说唱艺术。大约在雍正、乾隆年间兴起于京城,至乾隆、嘉庆时期已经广为流行,清代后期,传至沈阳地区,被称作“清音子弟书”,至天津地区则别名为“卫子弟书”,最后随清代的覆亡而消歇,前后流传时间将近二百年。子弟书取材十分广泛,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史价值,是了解清代中后期北京及东北地区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料。同时在北京方言俗语和语音、词语研究方面,更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宝库。
20世纪以来,学界对子弟书的价值越来越重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日本等地学者,对子弟书文本的整理和研究做出了不少成绩。但在文献资料方面,由于地域区隔等原因,已有的子弟书作品集均非完集。有感于此,黄仕忠教授的整理团队遍访海内外之图书馆与私人收藏,勤搜数讨,手录图摄,细大不捐,“竭泽而渔”,求全责备。又淘汰重复,甄别误窜,勒成皇皇十卷本《子弟书全集》,是为目前之最完备之点校本子弟书集本。其中许多篇段为首次公之于世,弥足珍贵。此全集之编纂,由黄仕忠教授亲自挑选底本与校本,并负责其中大部分标点校勘工作,点校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