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可直接入户城镇、劳动者技能培训情况与子女入读公校和承租公租房等待遇挂钩……广东省政府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下称《意见》)透露上述利好技能人才的政策。
广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保障异地务工人员的权利,此次《意见》更是明确提出,要提升面向技能劳动者的公共服务水平,其中一项措施是全面落实高技能人才直接申请入户制度,高技能人才和产业发展急需工种的中级工可在就业地城镇直接申请入户。
在一些事业单位、公务员的招考录用当中,文凭成为一个报考门槛,此次《意见》指出,只要取得高级工、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在职称评定、工资定级、招考录用相关岗位等方面,分别与大专、本科学历人员同等对待。并实施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在机关事业单位的聘员和职工中推动落实技师、高级技师分别享受与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同等工资福利待遇制度。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在岗职工,给予其社会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适当补贴。
子女入学、住房等是外来务工人员关注的问题,《意见》提出,将探索建立劳动者参与技能培训情况与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和城市承租公租房待遇挂钩制度。
■ 专家意见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陈天祥:技能人才直接入户让务工人员有了“市民权”
“高技术人才准入制体现了一定的人才政策导向。”陈天祥说,异地务工人员通过参加培训、提高技能取得一定的职称就能够直接入户城镇,为这一群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能鼓励人才的有序流动,也能够推动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无论是公务员招考还是积分入户,惠及人群相对较少,技能人才直接入户,影响范围非常大。政策也非常‘实际’,体现在这次给高技术工人提供的是‘市民权利’,涉及子女入学、社会保障、公租房等一些切实的利益,会给这一群体提供更贴近民生的鼓励和支持。”陈天祥说。
陈天祥还表示,新政的出发点是解决广东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面临的技工短缺,尤其是高级技工短缺的问题,通过引入高技术人才倒逼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