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毛蕴诗:继续为绿道建设建言献策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2013-03-22第A04版 作者:汤凯锋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3-03-22 阅读量:

围绕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绿色经济发展等领域,将做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调研,为政府部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毛蕴诗

从北京回来后,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毛蕴诗还沉浸在全国“两会”的氛围中,“两会”上一些精彩的场景,仍然在他脑海里徘徊。他不时拿出政府工作报告,翻了一遍又一遍。毛蕴诗说,政府工作报告很重视生态发展的问题,他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重点关注绿色产业发展。

谈及“两会”印象,毛蕴诗用一个词概括:求真务实!“从工作作风的转变,政府工作报告对成绩和问题的认识,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建议,都十分求真务实。”毛蕴诗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更加实际的行动,很多问题要积极应对。而“两会”所呈现的新风,鼓舞人心。

在学校,毛蕴诗研究的领域是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今年1月,他去中国台湾调研时发现,倡导绿色出行,做大绿色产业链,是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绿道是与自然环境密切结合的线状景观走廊,可美化环境、缓解污染、营造城乡和谐人居环境。”他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规划绿道建设,推广绿道文化,做大绿色经济。

2010年,广东省提出绿道建设规划,3年内建成珠三角绿道网的主体框架。2012年,《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年)》获得省政府正式批复,明确提出规划建设全省绿道网,确保到2015年建成总长8770公里的省立绿道(含珠三角已建的2372公里)。

毛蕴诗说,在绿道建设上,广东先行先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方面,鼓励大家绿色出行,有助于减少汽车使用,缓解空气污染。另一方面,绿道建设能够满足市民对绿色出游的需求,有利于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美国绿道建设投资了10亿美元,拉动160多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绿道建设不是某个部门的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产业链之间,都要有对接和完善的措施。”毛蕴诗说,我国绿道建设还存在发展不平衡、建设规划少、未形成全国网络、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等问题,不利于日后全国绿道的建设和维护管理。下一步,他将继续为绿道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行动

深入调研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对未来履职有何设想?毛蕴诗说,政府工作报告很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而他也正好搞这方面的研究,因此,围绕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绿色经济发展等领域,他将做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调研,为政府部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至于自己一直关注的绿道建设,毛蕴诗认为,如何提高绿道的利用率,如何建设更多绿道很重要。他将通过扎实的调研,建议国家尽快研究和制定绿道建设规划,规范绿道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和要求,统一规划绿道,积极探讨尝试绿道的科学建设、维护和管理模式,并注重统筹和其他环保产业的衔接。

毛蕴诗还特别指出,虽然循环经济、低碳环保被广为认可,但不少地方和企业对低碳环保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绿色产品等某个环节,没有围绕绿色全产业链,践行绿色经济。他认为,生态发展一定要围绕整个产业链,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要践行环保理念,“全社会从设计、研发、采购、制造、下游等一系列环节都要绿色环保。”

“全社会都要形成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绿色的长效机制。”毛蕴诗说,以采购为例,虽然原材料的绿色采购,表面上增加成本,但从全产业链看,可以在节省能源、减少原辅料、节约工时、减少废物处理等方面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全产业链整体的效能提升。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