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蓝信封:鸿雁传书守护留守儿童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2013-03-19第A10版 作者:赵新星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3-03-19 阅读量:

在许多边远的山村,有一群孩子,他们习惯了独立生活,走很远的山路回家;习惯了留守山村,独自思念父母;习惯了坚强,将委屈都默默藏在心里……这群孩子便是我们所熟知的“留守儿童”。一群来自广州高校的年轻人,希望能够给予这群孩子内心的温暖和理解,于是他们采用了通信这样一种传统的方式,并取名为“蓝信封”,来帮助他们。

2008年,“益暖中华”谷歌杯第一届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举行,一群由来自中山大学的学生志愿者所申报的“蓝信封”公益项目在大赛中获奖。项目的设计初衷便是通过书信这一简单而富含情感的载体,让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与来自湖南汉寿和广东河源两地的留守少年儿童一对一“结对子”,保持长期通信,传达关怀和理解,建立友谊和信任。

每年,“蓝信封”不定期招募与留守少年儿童结对通信的大学生作为“通信大使”,而“蓝信封”项目组成员则作为两者之间的“信使”和“桥梁”。“通信大使”通过书信与留守儿童进行深入交流,一个月一封信,由“蓝信封”的工作人员负责统一收寄。满一年之后,双方便可自由通信。

2012年底,“蓝信封”正式登记注册为广州市海珠区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成为一家真正的“草根NGO”。4年多来,“蓝信封”一直保持着纯公益的性质,逐渐从最初的中山大学南校区团队发展为中山大学东、南、北、珠海四校区和广外团队,项目地有湖南汉寿县、广东河源紫金县和连平县,结对通信人数已逾1500对。

4年多的时间当中,无数感动通过一封封书信贯穿起来。

有一位“通信大使”曾经买到土黄色的信封,担心孩子不喜欢,就在信封外面包上一层白纸,然后再用蜡笔画上七色的彩虹。还有一位细心的“通信大使”发现孩子在信中提到上学需要走一个多小时,就在回信中写满在路上的嘱咐。而当这些“通信大使”以及其他的志愿者们来到这些孩子所在学校回访时,更仿佛是亲人相见,孩子们有很多悄悄话,父母不知道,老师不知道,同学不知道,只有把大哥哥大姐姐们拉到一边才肯说……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