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广州日报】中美角力:澳大利亚走钢丝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2012-08-17第AII7版 作者:李明波 发布日期:2012-08-17 阅读量:

导语

美国智库日前发布报告,建议美军在澳大利亚西部设立美军航母、战舰基地。这一建议虽遭到澳防长公开拒绝,但这一事件加上此前对于澳允许美驻军的种种消息与猜测,使得关于澳大利亚陷入“中美夹缝”的言论越来越多。

不过,澳大利亚外长卡尔8月10日表态称,澳不需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立。他认为中国战略力量发展不可避免,并呼吁美国应防止展示太多焦虑,也不应对“中国建设更为强大的军事力量感到忧虑”。

澳大利亚真的要调整外交政策吗?本周的圆桌会议,广州日报特别邀请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喻常森以及人民日报常驻澳大利亚记者李景卫这两位专家,为您解读澳大利亚外交政策微妙变化的幕后。

核心观点

战后澳大利亚一直仰仗美国的安全保护,这既是一种心理需要,也是一种现实需要,是澳大利亚的基本国策。随着中澳经济关系加深、中 国成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澳大利亚已经离不开中国。澳大利亚本身与中国没有必然的安全纠纷,其领导人做出一些口头承诺和表态,完全是出于外交的需要,对澳大利亚的基本国策不会有任何影响。

——喻常森(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研究员)

澳大利亚历届政府、专家学者,甚至普通百姓都认为,澳美关系是澳大利亚对外关系的根本,这一外交总方针符合澳大利亚政治、安全、战略、经济等根本利益。这一观点现在依然如此,没有什么变化。澳大利亚国内对澳美关系的批评声一直存在,现在只是稍微集中和激烈一点。现在在对美政策方面的收敛,是怕激怒中国,进而影响其国家利益和地区安全。

——李景卫(人民日报常驻澳大利亚记者)

广州日报:我们知道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长期以来都是以顺从美国为基础的,以吉拉德和陆克文为代表的两任工党政府,其东亚战略也是联美制华。但现在澳大利亚国内却出现了激烈的反对声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传统

澳美关系是澳外交基石 但跟随美国太紧遭批评

喻常森:澳美安全同盟关系缘起于冷战时期的20世纪50年代。随着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加紧展开在亚太地区遏制共产主义运动的各种部署。1951年9月在旧金山召开的对日和约会议上,美国与日本签署了《美日安全条约》,并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缔结了《美澳新安全条约》。这两个条约奠定了澳大利亚和日本作为美国亚太安全战略南北“双锚”的作用。

澳大利亚在国际安全上对美国的依附地位是传统政策的延续,也是一种被迫的反应。作为一个没有战略缓冲地带的中等富裕强国,澳大利亚凭自身军事实力无法保障自己的国家安全。澳大利亚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西北与东南亚强国印尼比邻,二战期间曾经遭受日本入侵。战后一直仰仗美国的安全保护,这既是一种心理需要,也是一种现实需要。这是澳大利亚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随着澳大利亚与中国经济关系的加深,澳大利亚可以说离不开中国。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是澳大利亚繁荣的重要支柱。目前,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澳大利亚本身与中国并没有必然的安全纠纷。

但是,正如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的是,澳大利亚可能因为未来美国与中国潜在的军事冲突而再次选择跟随美国与中国对抗。而这种对抗必然使澳中经济关系严重受损。这就是澳大利亚对华政策的最大困境。

李景卫:澳大利亚历届政府、专家学者,甚至普通百姓都认为,澳美关系是澳大利亚对外关系的根本,这一外交总方针符合澳大利亚政治、安全、战略、经济等根本利益。这一观点现在依然如此,没有什么变化。澳大利亚国内对澳美关系的批评声一直存在,现在只是稍微集中和激烈一点。

这种变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有人认为,澳大利亚亦步亦趋地跟随美国转,甚至有人曾批评政府简直想把澳大利亚变成美国的一个州。批评家们认为,澳大利亚在跟随美国方面做得太过头,有辱国家主权。第二,澳美关系符合澳大利亚的根本利益,但联美制华也有损澳大利亚的根本利益。澳国内出现对澳美政策的批评主要基于对澳国家根本利益的考虑。

广州日报:联系到澳大利亚防长公开拒绝美国航母入驻,到澳大利亚外长呼吁美国不要对中国有过多忧虑,我们是否可以说澳大利亚顺从美国的外交政策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挣扎

激怒中国会有经济损失 但亲美政策基调不会变

李景卫:澳大利亚防长公开拒绝美国在位于珀斯附近的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斯特灵基地建立美国航母、战舰基地,以及外长让美国不要对中国有过多忧虑等等,都是从国家主权和利益方面考虑的。自2010年澳美部长级会议决定扩大两国军事合作,澳大利亚同意向美国开放军事基地和军事训练场到今年4月第一批美国海军陆战队入驻达尔文,再到最近曝光的澳美讨论美在澳建立航母、战舰基地,澳大利亚人一直都十分担心其主权问题。所以,政府在做出任何相关决策时,都无法忽视民意。

当然,中国的崛起同样是不容澳大利亚人忽视的。现在,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对澳大利亚的经济稳定和民生保障至关重要。澳大利亚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免受打击,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仍保持经济稳定,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另外,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鲍勃·卡尔外长认为,美国没必要对中国有过多的忧虑。他的思想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澳大利亚人的观点。他们不希望以无根据的猜测来影响国家的根本利益。

喻常森: 本人刚从澳大利亚珀斯出席一个讨论地区安全的战略研讨会回来,其间与澳大利亚学者探讨过澳大利亚外交政策问题。澳大利亚难以在中、美、澳三角关系中独善其身。去年澳因同意美驻军达尔文而遭到中国政府的严重警告,如果澳大利亚允许美国在其领土上建立海军基地包括航母基地,势必遭到中国的进一步谴责,从而影响中澳关系的良性发展。

今年是中澳建交40周年,澳大利亚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激化与中国的矛盾,所以,其领导人做出一些口头承诺和表态,完全是出于外交的需要,对澳大利亚的基本国策不会有任何影响。而且,目前澳大利亚执政工党的民意支持率很低,加之明年要举行新的大选,应该是倍加小心翼翼的。

广州日报:澳大利亚的小心翼翼是因为怕激怒中国吗?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影响

澳大利亚不会背叛美国 建不建航母基地影响小

李景卫:澳大利亚在对美政策方面的收敛,可以认为是怕激怒中国,更准确地说是怕影响其国家利益和地区安全。澳大利亚的现行对美政策不会影响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美国打算在澳建立航母、战舰基地从某种意义上看只是一只试探气球,奥巴马政府可能还无力做到这一点。所以,澳大利亚拒绝其打算不会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造成实质性影响。前总理基廷在怀特新著首发式上同时说道:“在澳大利亚的辩论中,我们认为,有美国对本地区事务的继续参与,亚洲将是一个更加安全和更加美好的地方。”从而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对美国在本地区的存在绝对欢迎,会一如既往地支持美国重返亚太。

喻常森:澳大利亚在外交政策上的小心翼翼,一方面是怕激怒中国,同时也是害怕影响其执政的合法性。加强与美国的安全同盟关系是澳大利亚的既定国策,也是受到绝大多数选民支持的基本政策,澳大利亚不会因为害怕得罪中国而选择背叛美国。同时,也不希望推行太过明显的一边倒对美外交政策而影响与中国的经济关系。这就是一种小国外交的困境,也是历史上同盟困境的再现。澳大利亚支持美国继续留驻亚太地区,作为平衡中国的主要力量,不希望看到中国主导地区事务或者影响力得以扩大。澳大利亚已经习惯和熟练地掌握在美国霸权庇护下生存的本领以及如何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