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中国科学报】我的提案我做主

稿件来源:中国科学报2012-08-08第B4版 作者:蔡珊珊 钱量 张烁 发布日期:2012-08-08 阅读量:

校园因“提案”更美好

一所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建言献策。中山大学采取了一种虚心求教的姿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自我鞭策。

有了民主才有光。国家亦然,大学亦然……自孙中山先生创校以来,这里的民主精神生生不息。

“又满人了,不知道去哪里讨论,图书馆有网但不能讨论,食堂人多嘈杂讨论不下去。哎,真是的……”

“如果能建立讨论室就好了。”

大学里,这样的抱怨天天都有。但并不是每一所大学都会珍视这样细碎的意见,更少有学校像召开人大代表会议一样,每年定期组织学生们“交提案”。

凤凰花盛开的6月,中山大学“校园十大提案征集活动”再度“鸣锣开战”。决赛当晚,从390多份提案中脱颖而出并闯入总决赛的10支队伍大显身手。最终,翻译学院马思乐等5位同学提出的《关于“建设和维护中山大学英文网站”的提案》摘得桂冠。

然而,一场活动的意义远不止如此,校长许宁生对此寄予了厚望。“从提案中了解到同学们的心声,希望学校各职能部门对优秀提案高度重视,全校上下齐心合力共同推进学校的发展。”

大学生是校园的主人

英文网站是中大国际交流的第一张名片,翻译学院的学生对比了国内外知名高校网站,发现中大英文网站建设相对滞后,亟须改造和升级,他们向学校提出了从政策支持到服务外包等一揽子建设方案。

“我的新教我做主”,对于中大北校区新教楼储物柜,同学们也有话要说。他们提议学校利用教学楼闲置空间置办密码储物柜,以计费方式解决学生储物难的问题。

自2008年创始以来,中大“校园十大提案”活动已历经了5个年头,迄今为止共收集了1000余份提案,成为师生心目中的精品活动。

往年的“十大提案”活动汇集了来自文、理、医、工各专业关涉学校四个校区的提案。所提议题大到国际化建设、管理制度改革等宏观政策,小到生活起居、书本放置等细琐之事。

今年的“十大提案”在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图书馆服务优化等方面不乏精彩独到的建议。以预约回收、积分换购等方式建设的“旧物回收网”推动校园环保,增设“宣传栏三维分布图”,规范校园海报的张贴管理……

活动负责人李春荣老师表示,“十大提案”活动不仅仅是推动学校发展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也是学校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个人不努力发掘自身潜力,便永远不知道它的深度,‘十大提案’活动为我们成长、成熟提供了绝佳机遇。” 《建立校、院领导午餐会制度》提案的提出者崔锦凡同学表示,非常庆幸能够以学生的身份,为校园建设出一份力。

把提案转化为现实

这样一个立足创新、追求民主、广开言路的活动是否会流于形式,大家提出的方案能否得到有力的执行,这些是赛后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

漫步在珠海校区逸仙大道旁的辅路小道,绿树成荫、凉风习习。可就在2010年4月前,人车拥堵的逸仙大道让学生们躲闪不及。

在2009年的“十大提案”征集活动中,由珠海校区学生提出的《关于放学高峰期珠海校区逸仙大道拥挤问题的提案》被学校采纳,学校很快投入290万元用于辅道工程建设,最终实现“人车分流”,解决了校道拥挤和安全问题。

2011年的“十大提案”征集活动中,《中山大学南校区主题文化广场方案》、《我的大学我的车——关于东校区自行车停放管理以及车棚建设的提案》以及《扩建北校区学生活动中心,打造学生文化集散地》等提案也得到了校领导的关注,并交由相关部门予以落实。

如今,北校区新建的学术大楼已做好了学生活动中心的规划,北校区的学生很快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学习园地”。在管委会的推动下,东校区公共教学楼自行车停放变得更为科学和便利。南校区主题文化广场方案也已列入总务处的工作议程。

已经是第二次参赛的陈潮金同学表示,北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建设的提案是由去年的参赛团队提出来的,之前并未料想能够引起学校的重视,更没想到提案在短期内已经列入了学校的实际规划。

“学校对于学生意见的重视以及高效的执行力,是我们积极参与提案活动的直接动力。”陈潮金说。

就在今年决赛现场的“终极对话”环节中,校长办公室主任陈望南对《关于“建立校、院领导午餐会制度”的提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传达了校方同意实施该项措施的信息。

凤凰引来的新智慧

古语有云:“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今年的“十大提案”活动在赛制安排和奖杯设计上也融入了诸多创新的理念,其中一点就是设立了冠军奖杯——“凤凰杯”。

李春荣解释,大赛奖杯取名凤凰杯,一则是指学校凭借“十大提案”这一梧桐树广开言路,求“凤”引“凰”;二则,“十大提案”决赛之际时值毕业季,中山大学南校区作为决赛场址,“凤凰花开”堪称一景。

不仅形式上有变化,不少同学发现,今年的赛制较往年更加体现民主精神。

据介绍,今年的赛制除了初赛、复赛、决赛等基本流程,还引入了网络投票环节,让每一位中大学子都有机会参与到“十大提案”的考评上来。

决赛还特地设置了“复活赛”和“终极对话”环节,除了由评委选拔出线的5支队伍之外,还有由学生投票产生的一支晋级队伍。成功晋级的6支队伍可与自身提案所关联的部门负责人直接对话。

“这一举措使得我们辛苦设计的提案能够得到学校重视。”参加比赛的陈楚杰同学表示,希望提案中所提事项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