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中国科学报】中山大学暑期学校:“特色”诠释新学制

稿件来源:中国科学报2012-08-15 B1 作者:温才妃 李盼 发布日期:2012-08-15 阅读量:

小学期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打破有‘墙’的大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交流的公共平台。”

随着一声清脆的铃声响起,中山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单梁交上了她最后一门考试的答卷,结束了她的春季学期。考试结束后的单梁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收拾行囊,准备回家过暑假。而是去预习马上要开课的选修课程。

中山大学实行“三学期制”后,像单梁这样在小学期选修课程的学生不在少数。各个院系在小学期都会安排一系列的特色课程,这让学子们感到很“解渴”。

在田野中阅读社会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面子?为什么讲究关系?中国人的孝道反映什么心理?”百余名学子带着这样的思考聆听着台湾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黄光国的讲座。他们的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里写满专注,偶尔还会在纸上记下要点,十分投入。

上面的一幕发生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小学期教育教学活动中。

该活动自实行“三学期制”开始已举办了三届。分别是2010年的“多学科视野下的民族走廊”,2011年的“海与中国及周边社会”和今年的“田野调查与海岛民族志”。

今年的活动招收了来自全国各地86所高校的120名不同专业背景的硕博士和优秀本科生。他们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包括4天的理论课和3天的田野实践。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麻国庆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小学期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打破有“墙”的大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交流的公共平台。

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学生胡俊锋已经第三次参加该活动,是一名铁杆“粉丝”。

胡俊锋表示,在这里可以与两岸三地的名师进行交流,听名师讲解人类学知识和他们的成长历程,很受鼓舞。

名师授课的确是该活动的一大特色。据了解,由于地理位置和学术交流的传统,每年请到的港台学者占有很高的比例。例如今年就邀请到了庄英章、蒋斌、黄光国等6位知名学者。

另外,名师除了授课还带领学员进行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传统,它强调实地收罗材料,到古文化的遗址去发掘,到各地去采风俗。“三天的田野调查看上去很短,却承担着带学生"进去"的重任。”麻国庆说。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大三学生邵荻,通过这次活动第一次真真正正地下到田野去。

邵荻对研究渔村中外来的湖南人群体很感兴趣,可是怎么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圈子中,对一个“外来客”来说不是件简单的事。

通过观察,邵荻发现有些湖南人在工作之余喜欢去打桌球。于是就常常跑到村子里的一个桌球台旁边当观众,常在他们面前“晃来晃去”。看到一杆好球,就一起叫好,看到失误,也一起表现出惋惜之情,偶尔还上去打一两杆。就这样,邵荻与当地人之间的距离慢慢拉近了。当有一次邵荻来到桌球台边,发现已经不再被特别关注时,他知道自己已经被接纳了,于是,调查工作也就顺利地进行了下去。

对于邵荻这种在田野中的实践,麻国庆表示,它可以教会学生们在脱离书本、脱离网络的情况下,在田野里发现问题,发现一些老百姓的想法,“这就是在田野中阅读社会”。

在交流中触摸前沿

一群中国学生围在外国老师的周围,盯着显示器,等待着刚刚编好的程序的运行效果。几秒钟后,学生们庆祝成功的欢呼声、笑脸和外国教师欣赏的目光,构成了中山大学软件学院小学期最美的特写镜头。

邀请外国教师授课,加强对外交流是中山大学软件学院的特色之一。可是,由于外教要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完成授课,有时就需要整个班或者整个年级停课,这就给教学计划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实行“三学期制”之后,软件学院把外国教师授课集中在小学期开始的两周内。软件学院副院长朝红阳告诉记者,小学期正值国外学校的暑假,这为邀请外教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更容易实现一些教学设想。

去年,朝红阳邀请了美国麻省大学Lowell分校(UML)机器人团队的老师来中大软件学院讲授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基本编程课程。课程完成后,学院成立了机器人俱乐部,并开展了相关的科技活动。

今年,朝红阳又从IUPUI邀请了一位网络游戏编程的老师,来丰富课程内容。据了解,今年小学期的课程除了计算机游戏编程之外,还有线性代数应用进展、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传感器和信息物理网络的设计与实现和低功耗DSP程序设计等课程。

这些课程满足了学生国际交流的需求。软件工程专业大三学生郭俊认为,在小学期最大的收获就是开阔了视野,实现了交流。

在对外交流的同时,软件学院很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从2005年开始,该院就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软件工程实训必修课,让学生通过虚拟或者实际的工程案例了解软件生产的整个过程,同时了解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被管理,从而缩短和公司企业文化的距离。

单梁也是参加工程实训的一员。她告诉记者,实践的过程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一个很简单的步骤,都需要一组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有一次,单梁所在的小组需要安装一个3D建模的软件,大家都认为这不会耗时很久,可是当中一个小小的准备工作,却让整组人为此忙了一下午。因为软件太大,试了很多台服务器都跑不动。单梁他们只能去找各种解决的办法,最后,软件终于“跑了起来”,而单梁他们却累得跑不动了。

就这样,工程实训课程切实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而这种教学效果在拉长课程的“三学期制”实行后更加突出。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