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中山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校园开放日在南校区举行,同日,由广州市招考办主办的“阳光高考校园行”也走进了广州大学城。大学城10所高校同时开放,供家长和考生们参观。同时,包括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汕头大学等在内的省内27所高校齐聚广州大学图书馆广场,“摆摊”供考生和家长们咨询。
大学学什么,考生该怎样选专业,成为考生、家长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有高校负责人建议家长们改变传统观念,把选择专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家长更看重专业就业率
今年的咨询会现场仍然有很多家长看重专业的就业率。16日在华农外国语学院摊位前,一名家长甚至忧心忡忡地问:“是不是毕业后,学生都得到农村基层去工作呀?”就各高校招生负责人提供的数据,记者进行比较发现,各个高校相同专业的就业率相差不大。
“我想报工程类的专业,但父母不同意,他们认为女生不适合学这样的专业,以后这个专业的就业形势也不一定对女生有利。”一名考生告诉记者。而站在旁边的另一名考生则喜欢新闻专业,父母认为该专业就业面太窄,建议其学习金融专业。
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选择专业时,不应该首先考虑这个专业的就业率。“只要孩子想学什么,我们就支持他。”一位母亲说。
咨询会现场,不少家长对于不少2B类学校开设的出国留学以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都比较感兴趣。像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的“3+1项目”等都是家长比较想了解的内容,这些摊位上的招生简章很快被一抢而光。
时代不同了兴趣更重要
高考结束,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情况下,能进入一所什么水平的大学已经基本确定,如何选择专业成为关系考生前程的“大事”。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春声说,以前的人读大学的目的主要是改变家庭经济状况,或提高社会地位,目前读大学这样的目的已经不是很迫切了。
陈春声说,近年来不少孩子入学后不久就找到老师要求转专业,说当初选现在的专业是爸妈逼的。
陈春声建议家长们:“社会发展非常快,世代交替也很快,孩子们对未来的把握比家长要好。大多数父母,对大学专业设置情况不见得比孩子了解更多。其实每个专业都可能培养出有成就的人。家长们不要逼孩子去选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对专业设置蒙查查?用好考后“真空期”看个明白
校园开放日答疑解惑
16日、17日两天,省内外四十余所高校在广州集中举行了招生宣传活动,其中有不少高校将宣传活动由往年的出分之后,提前到出分之前,目的是让考生们充分利用这段“真空期”,先行了解、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
考生在考前都在忙备考,出分后到填报志愿也只有短短三五天时间,对于大学和专业的了解容易出现“高考前没有时间,出分后不够时间了解”的尴尬。记者在咨询现场遇到的考生、家长大多对大学的专业设置蒙查查,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不少高校决定提前举行校园开放日。
在招生咨询活动上,记者还发现了一群来自深圳的高二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3个班共计120多人从深圳赶来。一个女学生说:“我们班好多同学都不知道大学有什么专业,也不知道自己以后想要学什么。”所以,他们希望,此行能够给自己找到奋斗目标。
省内部分高校招生亮点
部分未来将做进一步消息发布的高校未作收录
一本院校
中山大学:总计划8000名左右,省内3610名。
新增软件工程(移动信息工程)、理论与应用力学(与美国IUPUI联合培养)、媒体创意、翻译4个专业。
今年新增移动信息工程学院,以移动性(Mobility)为主题,学习与此相关的微电子学、电子工程、软件工程等课程,课程设置纵向涵盖了IT行业的软、硬件知识。
暨南大学:总计划4650人,省内2000多人。
暨大原则上只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而且在招生录取时实行的是高分录取而不是分数级录取方法,因此建议考生最好填写服从专业调配,以免因此导致退档。
为了保护因填报志愿不慎导致退档的部分高分考生,暨大设置了高分专业政策,以裸分录取考生,不计算任何加分。
理工科将新设“物联网工程专业”。
华南农业大学:总计划9500人,省内7250人。
今年首次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开办“温氏班”,进行定向培养。 专业对象为动物科学学院所有专业,从大一学子中招收品学兼优的学生,企业按每年每人4000元(相当于学费和住宿费)标准资助该班学生。
“丁颖”创新班今年将改变招生方式,其中,农学、生物科学“丁颖”创新班将在今年招生中直接录取。
从去年开始实行双学位“任选”政策,新生入学后首学期每科成绩均达到70分以上,便可在第二学期选修第二学位,“修双学位的费用可能还低过修一个学位的学生”。
华南师范大学:总计划6000人,省内5240人。
今年新增教育学(特殊教育方向)专业,每年为每生提供4560元奖学金,相当于免学费,只招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不接受专业志愿调剂的考生。
相比往年,今年大幅度减少了南海校区的本科生招生数,相对增加石牌校区和大学城校区的本科生招生数。
汕头大学:总计划1770人,省内1320人。
今年新增公共艺术专业,归入艺术类专业大类招生。
法学院公共管理专业今年不再按大类招生,而且将分为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两个专业招生。
汕大招生办特别提醒考生,汕大的录取政策与多数高校不同,分专业录取时志愿优先,不设级差。
广州中医药大学:总计划3300人,省内2160人。
增加了临床类专业文科类招生人数,广东省增加近100个名额。
广州中医药大学新增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医学信息方向)停招。
关于入读学校后转专业的问题,广中医今年有了明确的政策,普通本科生在校期间均有一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但文科类专业学生不能转入理科类专业(文理兼招专业除外)。
二A院校
广州大学:总计划6500人,省内占9成
该校今年还首设“国际班”方向,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工商管理(文理兼收)两个专业。
广东商学院:总计划4100人,省内3620人。
与去年计划相比减少了1500多人,且大多集中在广东,这就意味着将加剧了广东地区考生的竞争。
现场的招办负责人解释,录取分数是否提高尚不能确定。在平行志愿的模式下,根据考生的分数以及全省的排名,在其选择的专业中按分数高低进行排序录取。
广东工业大学:总计划10700人,省内9618名。
今年新增4个本科专业,另外在自动化等6个专业首设“卓越工程师培养班”。今年该校还将继续面向全省开设三个创新班,计划招生135名,去年录取分超过重点本科线。
广工向考生重点推荐轻工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这两个专业就业热门,多年来一直录取分数却很低。
广州医学院:总计划1188人,省内976人。
“南山班”将继续招生32人。今年新增加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和生物科学两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第一批次本科招生。
近期,为方便广大考生和家长,广州医学院招生办开通了招生咨询QQ群(Q群号为:85559574),随时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咨询解疑。
广州第二师范学院:总计划3068人,其中本科2568人,专科500人。
校方介绍,该校从2010年起就逐步增加本科招生比重,今年本科招生计划数比去年增加1000多人,并新增4个本科专业。
星海音乐学院:总计划890人。
艺术管理系(艺术管理专业)面向广东省普通类文理科招生。所有报考此专业的学生均需在6月24日前登录星海音乐学院招生办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缴交报名费200元。报到时间为6月24日上午9:00-9:30。面试时须携带二代身份证原件。
广州美术学院:总计划1325人,省内1025人。
对华侨和港澳台考生实行文理兼招。今年在艺术设计专业新增品牌广告设计和影像特效设计两个方向。